这几年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叫“刚需”,相信你肯定听过。与这个词配套的还有一些说法,比如“创业一定要做市场现有的需求,尤其是刚需。不要幻想着自己能创造需求。”或者,“创业者是没有能力和资源去教育市场的,这是大公司的事情。创业者应该寻找已经存在的痛点。”这些说法对不对呢?我觉得非常对。但我同时要说我的另外一个判断,就是: 需求也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 犹如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所说:“如果让我问消费者,你想要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他们只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正是如此,所以福特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模式,让所有美国家庭都能买上,用上T型车的梦想成真。
乔布斯从来“不尊重”用户,在他眼里用户永远不知道要什么,所以他这种“创造新的产品概念”然后让用户惊艳的效果,让我们了解到的就是他这么简单粗暴,但是创造了消费者的需求,引领了消费者需求,以一款手机产品,跨界逆袭诺基亚,摩托罗拉打造多年的移动帝国,并将他们全部颠覆!
需求什么时候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呢?是 如果你做的这个产品,体验非常好,好到有了质的飞跃的时候,需求就可以被创造出来就用当下比较火热的共享单车举例子。共享单车这个产品出来以后,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有些人,本来是自己开车的,但是在一些适当的距离,比如两三公里的时候,就会骑共享单车,而不开车了;还有一些人,本来是坐地铁或者公交上下班,现在也骑共享单车了。这里面有一个现象,就是“骑共享单车”这个需求好像被创造出来了。假设两三年前,如果你有一个好朋友来找你说,他想做一个“共享自行车”的生意,你觉得你会怎么想?很可能你我都会觉得,这个东西怎么可能做大啊?你看,滴滴打车这么火,公交和地铁这么便宜,而你造一辆自行车成本那么高,很可能还会被人偷或者破坏。最关键的是,你看这么多城市,比如杭州、北京、天津,政府都在搞自行车租赁,但是一直也没火起来,你觉得你搞得过政府么?但现在你已经看见了,共享单车这个领域现在多么火,催生出了多么大的公司。那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本质的变化就是,现在“共享单车”这个产品本身,已经进化到非常好用的地步了。
比如:车哪里都有,而且想停在哪儿就停在哪儿;用起来价格很便宜,大部分都是5毛钱1块钱,完全可以承受;加上现在移动支付,像微信、支付宝等等都非常方便,1块钱,5毛钱,这种很零碎的付款,也不会觉得麻烦;最后就是GPS定位等等这些的发展,都使得现在的共享自行车,和早先政府倡导的那种绿色出行时候做的产品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当质的飞跃发生的时候,骑车这个需求就被创造出来了。因为共享单车目前又便宜又好用,所以,不管是原来开车的,还是坐地铁公交的,还是走路的人,都愿意去骑车了,或者至少把自己一部分的出行方式换成了骑自行车。在这个过程中,共享单车这个行业也就做大了。
再举一个夸张点的例子。你觉得“去火星旅行”是刚需吗?你肯定不觉得是,对吧。但是,再设想一下,假设十年后,埃隆·马斯克把去火星旅行这件事,做得又简单又安全,就跟现在坐一趟高铁似的;而且还特别便宜,比如花一万块钱就可以去那儿玩一个礼拜,你觉得大家会不会一下产生去火星玩的需求?这个项目有没有可能做得很大?
Airbnb是美国的一家短租网站,它把旅游者和出租空房间的房主联系起来。几年前出现的时候,没有人会认为这样的一个服务模式能够成功。前不久,这家公司刚刚完成E轮融资,估值已经达到了310亿美元。
我们曾经生活在一个陌生人的世界里,你不会让陌生人住在家里,更不可能叫住一个陌生人,问他今天过得怎么样,但共享经济让世界从此不再有陌生人。当有一个完整的信誉系统作保障时,我们能知道房客从哪里来,可以验证他们的身份。当他们预订房子的时候,他们能给房东打分,房东也可以给他们打分。当房客有了信誉保障,几乎在突然之间,Airbnb上就出现了6万8千个城市的300多万套房子。
所以,回到刚才我们说到的:当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做到非常好的时候,有了质的飞跃的时候,需求自然就被创造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