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区》一部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共同反思的电影。
二战结束后,德国战败,大批的德军俘虏被丹麦用来清除埋在海岸滩涂上的德军布置的地雷。
这些俘虏里面很多是十几岁的孩子。在清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死伤,而丹麦的军官也不停地虐待这些年龄不大的俘虏,最后,这一批年轻的俘虏只有四个在丹麦军官的帮助下逃回德国。
这是一部反思战争的电影,电影里到处充满了人性的善与恶。
我作为一个被抗日电影电视剧影响多年但自认为没被洗脑的青年观众,对于这部电影实在是不感冒。
这部电影可以和其他几部电影对比一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应该没有没看过的吧,至少应该听过吧!辛德勒作为一个德国资本家冒死救了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
《鬼子来了》,姜文的这一部被封杀的电影。
《南京南京》,陆川导演的南京大屠杀电影。
这四部电影除了《地雷区》是在战后的反思,其他的都是在战争期间的反思。
在我看来,战争期间的人性光辉或者人性之恶才更具反思的价值。
如同辛德勒的人性光辉,
如鬼子来了里面村民与鬼子,其实本质都是一样,他们都是普通人,战争让人之恶散发到极致。
如南京南京里面的日本兵,对屠杀看不下去又无可奈何终于饮弹自杀。
而地雷区里面,战争已经结束了,在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不是敌我双方的矛盾,而是复仇者和被复仇者之间的矛盾,进而演变为强者对于弱者的矛盾。
我们有一句话叫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当一个十四岁穿着军装拿着冲锋枪指着你的时候,大部分人可能会跪在地上说家有八十老母,下有二岁孩童,但是很大的可能你还是会死,少年不会给绽放人性光辉的机会。
他们固然投降了,固然成为了俘虏,固然还是该受父母宠爱的年纪,但是他们毕竟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怎样来弥补这些伤害呢?我也不知道。
地雷区里面对人性的反思其实是强者对于弱者的反思。
如果德国没有投降,那被强迫排雷的人或许就是丹麦的青少年了。中国人也不是没被日本人强迫拍过雷。
幸好,德国投降了。这时德国和丹麦强弱异位了,丹麦人成了强者(只是相对的)成了施暴者,人类天生的同情弱者,于是观影者把同情心投向了这群少年俘虏,似乎感同身受啊。啊,丹麦人也这么坏!
人类的同情心也就止于和自己没有利益相关的人身上了。简书上有一位作者写过一篇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大概是这个意思),深得我心,感同身受就像个外交辞令,没啥用处。
跑偏了,再说回电影,这是德国和丹麦的合拍片,呃,这是侵略国和被侵略国共同的反思。
但是,被侵略国要反思什么呢?对俘虏不够人道?我觉得被侵略应该反思的是,“我TM太弱小了,弱小就要挨打”。
这部电影还不如《启示录》有意思。启示录影评看这里:启示录启示了些什么
最后一个问题,德国人埋好的地雷到底该谁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