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醒看短视频,朋友推了一条《最好的我们》余淮cut给我看,顿时心潮澎湃,想到我的高中。
今天就说个让我觉得少年感爆棚、美好得不像样的影视剧例子吧,试着描绘一下。
人们说,现实生活中哪有人会固执地为了喜欢的男孩而弃文从理,现实中哪有人会等一个人八年,高唱着“世界是一个圆我们不会走散”,可这些看似遥不可及但美好的念想,在《最好的我们》这本书里都有。
蓝白条的校服,整齐排列的课桌椅,篮球场上矿泉水咕嘟咕嘟喝下与暗恋的人对视的那一瞬间,做不懂的物理题……这些细细碎碎的小美好,当时置身其中的我们并不会察觉它很美好,可能还会觉得那天天气真热,做车回家的路上还在补作业头晕……多年后回想,真是纯粹。
如果说90后是青春校园文学的市场消费主体,那么我私以为,身为00后的我们这类群体,是这类文学的覆盖体。
怎么理解?90后读高中大概都是在2000年代或10年代出头,那时候国家互联网还没有现在发达普及,那时的高中生大多用按键机,互联网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得少,每个人就像是一个个玻璃罐,有信息壁垒相隔,但又都有着透明纯粹相似的少年经历。然后这批人,到了2010年代中后期,陆续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刚好这时候国家互联网迅猛发展,微博、短视频等等手机媒介都普及开来,网络传播“青春怀旧”这类文案例子更有机率让网友看到,也就意味着更多的90后看到这些,加之这时候他们的就业压力比上一辈人都大,会更加怀念学生时代信息不发达但纯粹快乐的时光。也正是在10年代中后期,他们的玻璃罐信息交往属性被逐渐击破,每个人相似的年少经历开始交融,碰撞出美好催泪的共鸣,这份情绪被资本家、新兴网络小说作者看到商机,写出了这些让他们销量火爆的文学作品。
而我们00后,我认为是这类文学的“覆盖体”。可能我总结的比较片面,拿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相比90后们是先读完书才在网络上看到这些怀旧的文学作品,他们对这类作品的接触是有先后时序的,先实践后理论。但,我是初中上学的过程中就接触了很多这些青春怀旧。换句话说,我是先理论后实践。我在初中午休的课间冒着被老师没收的风险看这些青春言情小说,在书里畅想高中生活的美好,印证当下初中每一刻的美好,我和青春文学作品不是先后发展的关系,而是同步成长。
这样做有利有弊。利处就是我在书中构建的校园乌托邦里,应用到现实中往往会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现实初中里我考试考差,就会想到书中主人公为了理想的院校疯狂闭关学习,成绩飞跃进步的桥段,我就跟着努力学习,相信未来会给我很好的结果。弊处就是,我总是把很多事情想得过于简单纯粹了,以至于我真的步入高中那阵子,很难适应,我发现现实里的高中并没有像小说写的上课睡觉还有帅哥学霸同桌给我补课,也不会有什么运动会结束一群好朋友簇拥着我回家路上小卖部买东西……我的高中三年,只有读书,试卷,不确定的饭搭子,还有我固执的脾气……
可能也是这类不适应的反差,让我在高中三年基本没碰校园文学(本身复习功课也忙)。可现在读大学了,回过头再看那些华丽的辞藻,带着暖黄色记忆的句子,还是忍不住内心暗流涌动。
我没有抱怨大学的平淡庸碌,或者说我开始慢慢享受大学生活;我也没有过度怀念我的高中三年,它们在我的印象里没有太多热血沸腾的瞬间。
但我怀念振华中学,故事里的耿耿余淮,我在他们的相处经历里,看到了青春里最美好最纯真的一面,振华,是乌托邦的存在。我站在上帝视角读完全书,恍惚间我也深陷其中。我享受那种感觉,怀念那种感觉,这就够了。
“世界是一个圆,我们不会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