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初,我高中毕业后,老舅好不容易在乡学区给我谋了份代课老师的工作。出校门进校门,我信心十足,准备把这份工作当事业来做。
当时我的粉笔字写得很差,在教学之余我苦练粉笔字的板书能力,很快就掌握书写板书的技巧,很快就能够和一般的老师媲美。教案也写得一丝不苟,并经常向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求教,很快就在学校写稳了脚跟。
当时我的初中同学刘老师刚中师毕业,和我分在同一所联校,闲暇时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彼此间进步很快,到期末时,我们的考试成绩虽说不是独点鳌头,对于较偏远的联校来说也算是大放异彩。
期末考试后,刘老师对我说,现在讲究文凭,要想做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仅有高中文凭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建议我最好半工半读,争取在有两年工龄后考上师范学校,最不济也考上脱产的县教师进修学校,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在这一点上我还是蛮佩服刘老师的,他从到学校报到开始,已经自学大专课程了。我也不能人后,想到自己刚离开学校,基础还算不错,通过自学以教师进修的身份参加委培类考试,考个中师还是蛮有可能的。不过,现在的教学任务重,写教案备课改作业,基本上没什么空闲时间。寒暑假还要抽调到社会上去打杂,靠剩下的那点时间学习,可以说是车水怀薪,想要复习好还是蛮困难的。
老同学好像是看透了我的难处,建议我申请调偏远的村小去教复式班,不用写教案也不用应付检查,到时空闲时间会多很多。
我想不错,找到我老舅,想叫他帮忙,看能不能找间偏远的学校。
老舅听我说明情况后非常高心,觉得我的想法很好,满口答应了我的请求。
从村小调联校比较难,联校调村小完全是领导一句话的事。在下一期开学时我接到了去黄坳小学的调动函。也就是这一学期,周老师也调到了离家较近的黄坳学校,并被任命为学校负责人。
周老师是民办老师,初中毕业,因一直考不到教书证转不了正,只能另辟蹊径,多当几年村小校长看能不能以曲线救国的形式转正。今年走了学区主任的门路,终于搞到了一个校长的头衔。可以说我们的结合是各有小九九的,后面的矛盾在一开始就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