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逗茉莉
电影《何以为家》中,男孩赞恩在生活百般折磨下状告自己的父母:“你们为什么生下我?”
赞恩的父母面对如此窘境,感到无法理解,同时,也是满腹的委屈。赞恩的父亲在法庭上自我辩护:“我有什么错?我也是这么被生出来,也是这么长大的。”
看完这部电影,我为赞恩的艰辛、坚强、无力和愤怒而心疼不已,观影过程中几度泣不成声。待到心情平静之后,另一个问题又占据心头——原生家庭。
1. 越是不想成为父母的样子,却越是成为了他们。
《活在此时此刻》中,有一对兄妹。
哥哥每一次摔倒受伤,父亲不仅不会给予帮助,反而是严厉的训斥。于是,哥哥发誓,等他长大后,绝不像父亲那样。如果他有了孩子,在孩子摔倒的时候,绝不会训斥他,而是去帮助他,安慰他。
这是哥哥坚定的决心。
后来,一个夏天,妹妹和另一个小孩在吊床上玩耍,吊床突然坏了,妹妹掉了下来,膝盖磕破流了血。哥哥看到后非常愤怒,他只想走过去大吼一句:“你怎么这么蠢?”
……
哥哥发誓绝不像父亲一样,可他愤怒从何而来呢?
2. 以为与父母不一样,行为却出卖了自己。
我的家族,祖辈们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
所以,家里的孩子没少挨打。父母总是打得理直气壮、义正言辞:“不打不成才”。被打的我们从小就发誓:以后绝不采取如此教育方式。
我这一辈,一共6个孩子,都是本科毕业,堂弟更是博士文凭。二叔常常沾沾自喜,认为堂弟的成才都是他“教育”的成果。
记得,堂弟小时候,因为走路喜欢歪着脖子被二叔一天打上十几次。饭不好好吃,洒一地饭粒,二叔突然一筷子敲在他脑门儿上,肿起一条紫色的痕迹。上学了,因为不好好学习、打架,挨打更是家常便饭。
弟媳妇怀孕那会儿,堂弟立下誓言:将来教育孩子,一定不能 “棍棒教育”,要施行“爱”的教育,以爱为主,辅之于教。
侄子两岁,只吃零食不吃饭。奶奶追着喂,堂弟突然伸出脚,踢向侄子的屁股。被打的侄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哭。
奶奶心疼孙子:“你打他干嘛?”
堂弟理直气壮:“我在教他。”
3. “轮回”&“强迫性重复”。
《何以为家》中,赞恩父亲的思想和行为,来自于他的父母和童年;《活在此时此刻》中,哥哥的愤怒来自于他的父亲;堂弟的行为也是来自于他的父亲。在梵语中,这就叫“轮回”,即让消极或破坏性的行为反复持续。心理学上称为“强迫性重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原生家庭问题。
学会的是幸福就会重复幸福;
学会的是不幸就会重复不幸;
学会的是信任就会重复信任;
学会的是暴力就会重复暴力。
这是一种童年创伤,来自于原生家庭。往往当事人无法察觉,只以为“我脾气暴躁”,也有人觉得“我童年挺幸福的,没有创伤”。其实,是自己意识不到,幼时的记忆被藏在“无意识”里面,默默地影响人的行为。
《活在此时此刻》中的哥哥、我的堂弟,不断地说,不要成为父亲一样的人。他们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努力地去反抗去拒绝接受父母的教育方式,结果却是不自觉地延续。我想赞恩的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也产生过与赞恩类似的想法,甚至也想过要变成和自己父母不一样的人。无奈,最后却是成为了父母一样的人。
英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琼斯为强迫性重复作出了详细的定义:一种盲目的冲动,重复早期的经验与情境,无关乎能否得利,也不管引起的是快乐或痛苦。不管这种行为危害多大,或多么具有毁灭性,个体总是被迫一再重复它,而自己的意志根本无能为力,控制不了这种强迫性。
4. 用爱创造未来。
弗洛伊德曾说:“如果没有能够消化好创伤,那些被压抑了下去的东西注定会变成当下的经历被重复出来”。
我们潜意识里都有一种想要回到事情最初的状态的渴望,希望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掌控那些在我们年幼时无法控制的东西。于是,我们在成年后,努力让自己变成“掌控”的一方,改变小时候那种在父母压制下无能为力的局面。因此,我们变成了暴力的家长,愤怒的父亲,只顾生不顾养的母亲。
童年创伤如果无法得到修复,生活就容易陷入恶性的强迫性重复之中,这种强迫性重复不仅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也经常在家庭里产生代际传递。我们父辈的暴力、愤怒,传给我们,我们又传给我们的孩子,如此恶性循环。以致成为家族性创伤,一代又一代人轮回往复。
只有从过去的经历中找到症结所在,带着勇气去面对,去换位思考,用爱去理解去包容,才能得到想要的生活和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