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充满危机感的焦虑不安的80后,我内心深处总会滋生出一种分分钟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恐慌。在三十而立的年纪,那种对未来充满不可预知的茫然,以及可能会被残酷的竞争机制淘汰的不安总是会在某些情绪低落的午后折磨着我。
我们之所以会焦虑,除了因为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对现状的极端不满以及对理想状态的极度渴慕。要么找对方向拼尽全力地改变,才有可能蜕变重生;要么降低自己的欲望在碌碌无为中忍受煎熬,那就继续苟且偷安,但焦虑会一直如影随形。
前段时间在某自媒体上看到一篇文章《当你老了,一生最后悔什么?全球统计前五名》
第一名:92%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
第二名:73%的人后悔在年轻的时候选错了职业。
第三名:62%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当。
第四名:57%的人后悔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侣。
第五名:45%的人后悔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
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开始着手去做,那么就会一直被搁浅在你的梦里!然后龟缩到一个看不见的角落最后彻底被遗忘。有些道理明白得太晚,会追悔莫及。
所幸,我们还有时间弥补,修正甚至避免以上五种情况变成自己临终前的遗憾。
古语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青涩的二十岁就能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可是,在我的二十岁,智能手机尚未普及,各种资讯也不像现在这样如此容易获得,没有那么多无私又有闲的大神来主动告诉你,美好的二十岁应该怎么过,该读那些书,要懂哪些道理,这是我的遗憾。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大多数人想改造这个世界,但却极少有人想改造自己。”其实,改造自己才是改造世界的第一步。每个人可能都渴望在仅有一次的生命里活出自己最大的可能。
说了那么多,到底在二十岁时要做好哪些准备呢?有哪些东西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呢?
1.注重健康以及养生。
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通俗易懂的真理,是不是真的引起了所有人的重视呢?
2016年4月的时候,我先生的大学同班同学吴军罹患急性肝功能衰竭,突然在办公室晕倒,紧急送医,进了重症监护病房。医生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告知他妻子说他的肝脏基本坏死,肺部有积水,要立即做换肝手术,从前期治疗到后期调养直至康复至少得要100万人民币,前提是还要在短期两周内获得合适的肝源,否则他挺不过一个月。
吴军年仅32岁,是某大型核发电站的高级工程师并且是办公室主任,是单位里的中流砥柱。他与妻子刚结婚不满两年,女儿那时才八个月大,妻子没有上班全职在家带娃。他们本来准备今年在工作所在地买房,结果突发疾病让原本幸福安详的生活打破了原来的平静。100万,对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她的妻子在微信上发起众筹,5天筹了40多万,加上吴军单位领导同事捐款13万多,赶紧联系医院做手术。由于肝源难觅,所得肝源太小,不能提供吴军1.8米身躯所需要的能量,换肝之后发生巨大排斥反应,引发肺部感染,脑积水,各个器官迅速罢工,最后,他仍然没有挺过来,在重度昏迷十五天后与世长辞。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他们大学同学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甚至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可是,冰冷的遗体和他痛不欲生的家人,以及悲伤的追悼会,都在告诉我们逝者已安息。
这位同学他为什么会患这样的病呢?
据说,他的父亲也是在三十多岁的年纪,患肝癌去世。遗传方面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一致认为,主要原因恐怕与他长期熬夜加班,饮食作息不规律有莫大关系。除此之外,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思想乐观也对健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曾经读到这么一段话:
暴躁会存在子宫里
压力会存在肩颈里
郁闷会存在乳房,肩胛骨缝里
抱怨,委屈,纠结会存在胃里
思维太敏感皮肤易过敏
情感压力会存在背部
行动力差会存在双腿里
太吝啬会便秘
人体是台精密的仪器,精神决定物质躯体,请善待自己,别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养成运动的好习惯,跑步,跳绳,打羽毛球,游泳,骑自行车,请选择一项你能坚持的简单运动,每天都让自己的身体活动起来,出汗排毒,精神抖擞气朗神清。
多运动注重养生,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尽量把自己的患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这样你才能有一个好身体去拼搏去奋斗去实现梦想,才能尽可能长久的享受生活的美好,领悟人生的意义。
2.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
有这么一句话说:当才华撑不起野心的时候,只能安静读书。
阅读,特别是深度阅读,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能明辨是非,思想深刻。阅读的目的有二,其一,是为了加强专业技能,增加知识储备,开阔眼界。其二,为了消遣怡情,打发时间。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阅读舒适区,就是说当你对某领域很感兴趣时,你就会倾向于阅读与之有关的书籍。比如有人喜欢军事,就会愿意花大量时间去看与军事有关的书,其他书籍却很少触碰。这样的专攻型阅读,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对思想见地眼界内涵的提升,帮助不大。若是想开阔眼界,使思想深刻,非跳出阅读舒适区不可。去选读哲学,历史,心理学,经济学方面的经典论著。这使我们有机会与先贤名家隔空对话,直接受教于名师大家。
这样的深度阅读,甚至会让你的思想观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你以前一直坚信不疑的观点,对你曾经的认知进行颠覆性的替换与改造。我们所处的这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更应该保持清醒敏捷的头脑,通过不断的深度阅读,来慢慢替换自己头脑中逐渐陈旧的知识。新观点的进入,会在你头脑中掀起一场巨大的头脑风暴,通过阅读,让各路观点,在你的脑海里碰撞出灵感之光。
阅读,有时候就是航海家寻找的那个屹立不倒的灯塔,用希望的灯光指明前进方向。阅读,也会让钻牛角尖的你走出死胡同,有醍醐灌顶之作用和使你豁然开朗之功效。
愚昧始于无知,而阅读,是摈弃无知获得智慧的最便捷途径之一。俗话说,爱读书的人,总不会过得太差,不信你就试试。
3.学好专业知识和英语。
这一点对在校大学生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出了校门才知道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最美好的莫过于象牙塔里的瑰丽时光。不管你对大学抱有何种幻想,从现实功利的角度来说,学好专业知识和英语,对你以后走出校门行走江湖有百利而无一害。本人亲眼见证,公司里两个实习生,一个专业成绩尚可,英语口语超棒。另一个专业成绩名列前茅,而英语却只会读写,听说能力较差。然后有一个外派新加坡参展的机会,只要他们能在展会上找到一个真正的客户,他就能留下来。结果,你都猜到了,英语好的不仅找到客户,还当场签下了六位数美金的合同。而那个英语口语差的一个客户都没找到,从新加坡回来公司就给他开了双倍工资走人。
有人说,工作之后也可以学专业知识和英语的,现在教育培训机构遍地开花。我们暂且不谈经济成本,就光说说时间和精力吧。工作之后,就算你是每周五天八小时制,下班回到家,你也只想倒在沙发上来个葛优瘫,连手指头都懒得动一下。更不要说拿着手机随便刷一下朋友圈网页论坛,俩小时妥妥的没了。要是有人呼朋唤友的张罗你去花天酒地胡吃海塞,还暗戳戳地用“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美食引诱你,你能保证你可以稳如泰山的在书桌前用功看书!人心是浮躁的,出了社会,内心绝不会像在学校那么平静而不受干扰。
换言之,出了校门之后,我们必须有异于常人的毅力和自控力,才能保证一定的学习效果。所谓术业有专攻,这个“专”,指的就是专门的时间,专门的精力去攻你想学的科目。一天八小时学习和一天零零碎碎两小时学习的效果能一样吗?
虽然英语只是一个工具,可是多个工具帮你总好过赤手空拳。技不压身啊。
以上三点,越早意识到重要性越好,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做成任何事的前提条件。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