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技术支持下的学习之二——支架和工具
许多技术是可以作为支架和工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
应用于课堂的第1代计算机,采用了非常简单的“电子抽认卡”的形式,学生使用电子抽认卡来操练无关联的技能。
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设计用于学习的技术,他既汲取了来自有关人类认知的知识,又采纳了技术如何能使工作现场的复杂任务得以解决的实际应用。
10年前,认知技术首次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和写作,10年后,许多项目都是用认知支架来促进学生在科学、数学和写作中的复杂思维、设计和学习。
支架式学习经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组织。
认知学徒模型。
首先要学习者观察专家级的从业者的示范行为,然后为学习者搭建支架,接着引导学习者实践操作,逐渐减少支持和引导,直到学生能够独立操作。
综合性活动型。
把人类活动的组成部分,重新组织成不同于前技术设计的结构,正在着手改造科学家们用于发现模式和解释数据的,基于计算机的可视化分析工具给学生使用。
人类能够快速的加工和记忆直观的信息,这一能力表明具体的图形和其他的可视化信息表征有助于人们学习,同样有助于专家开展他们的研究工作。
借助于新技术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处理数据开发科学模型,以及对有意义的科学问题进行合作式调研。
如果学习者能够创建和操纵模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模型,那么他们对这些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们使用交互式的计算机微型世界来学习牛顿力学中的力和运动,这种借助于交互式的计算机微型世界媒介,学生们同时也获得了动手和动脑动脑的经验,对科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综治等基于技术的工具被整合到课程中,并与有关学习的知识配合使用时,这些工具能够增强学生的行为表现,必须成为教学方法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得以提高。
感想:
无论是那种条件下的学习,除了知识本身外,所有的形式都是支架,都是工具,都是桥梁。
我想到了我们当下这个环境,冠状病毒蔓延,学校停学,工厂停工,这是多少年来没有出现过的情景。
所有的家庭拿起了手机,为了孩子的成长,放弃了自己的娱乐,全心为了孩子。这种桥梁不也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吗?
还有很多老师,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把自己的学识奉献出来,去做公益,这又是一种桥梁,一种支架,为了孩子的成长,搭建的成长平台。
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环境,是亲情的筹码出现,是奉献的大爱出现,是人类的无私出现,多好!
支架式学习,是学习者学习的最为有利切合的环境,只有好好抓住这个学习的机会,才可以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