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几分期待,抱着学习的态度观看了樊登老师主讲的《非暴力沟通》。首先先介绍一下樊登读书会。
樊登读书会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型机构,是倡导“全民阅读”的先行者。我们的使命是帮助中国3亿人养成阅读习惯。樊登读书会提供形式多样的精华解读,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呈现在樊登读书会APP上进行分享传播。樊登读书会以文字解读和视音频讲解的形式,帮助那些没有时间读书、不知道读哪些书和读书效率低的人群每年吸收50本书的精华内容。樊登读书会旨在帮助更多中国人养成阅读习惯,通过知识的传播来改善自我,造福社会。
《非暴力沟通》是美国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博士通过一种沟通方式来达到一种情意互通和谐相处的目的。文中提到他怎样冒着生命危险与巴勒斯坦民众对话,最后化敌为友的过程。
中国有句古语:一句话百样说。说话是一门大学问,大艺术。不会说话可能引发矛盾,产生误会;而会说话就会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曾记得每个孩子都会背诵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都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想如果不是曹植聪颖过人,会说话,估计早已经成了刀下鬼。
怎样说话才能和风细雨,达到和平共处的目的呢?樊登老师介绍说观察---谈感受---说想法。比如夫妻之间丈夫回家晚了,并一身酒气。聪明的妻子看到疲惫的丈夫,她虽然很生气,但她会平心静气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公,你每天这么晚回来,我觉得家里缺失了温馨的气氛,一家人能够坐在一起多好。最后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公,我希望你一周能够早回来三天陪陪我和孩子。毕竟家才是港湾。如果我们学会这样说话,我估计既能达到沟通的目的,又能维护家庭的和谐。
这是我第二次收听樊登读书会了。的确学到了一些方法。樊登读书会是我们张校和陈晓东老师推荐的。虽然学习到了方法,我却一直没有收听。因为我不习惯这种读书方式。
一,断章取义,缺失连贯性。如果单纯地学习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式。随时都能戴上耳机听一听。但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涵养精神,陶冶情操。仅仅听一听是不能达到这种效果的。书,还得一本一本去读。只有连贯性地去读一本书,才能清晰的了解内容的脉络,受到文字的启迪。仅仅靠45分钟了解内容的梗概,我接受不了。
我觉得读书就要慢。不是速度慢,而是沉下心来,潜沉其中。“板凳坐的十年冷”这才是做学问的态度。在这个文化快餐风行的时代,一切崇尚速度和效率。殊不知,有些东西不会是立竿见影,速成的。唯有经过历史陈酿的东西才是长盛不衰,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而那些物质快餐和精神快餐总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昙花一现。无论是中国的古典文化,还是国粹,书法绘画。无一不是经过了历史的沉淀。这些文化的瑰宝如好酒般让人唇齿留香,细细咀嚼。而那些个文化快餐又有几个能经得起历史的淘洗?
因此我宁愿静下心来读读整本的书,也不愿意追求文化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