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将一个系统从Node重构到了Go,花了大概两周多的时间,这个过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公司开发的系统最终需要部署到客户的服务器,而又不想暴露源码。
但是NodeJs开发的系统却无法从根本上来保护源码,由于JavaScript是个解释型的脚本语言(实际上现在已不是直接解释),因此,即便有各种加壳加密方案,但是运行时还是要解压出源码(即便是在内存)。那么只能把目光投向其他语言了,这个语言首先不能是脚本语言,那么PHP,Python,Ruby就直接Pass掉了;然后是编译成中间字节码的java和C#,貌似会更安全一些,但是还是可以很轻易的被反编译到源码,虽然加壳混淆等技术,但毕竟治标不治本,还是不放心;接下来那就只剩下静态编译型语言了(实际上是指直接编译到机器码的语言),这类语言是直接编译到二进制,执行的时候不需要依赖任何运行时环境,可直接执行编译好的二进制程序,那么想把二进制代码最终反编译到源码,几乎是不可能的,顶多能拿到汇编代码,然后想要根据汇编代码反推逻辑...那我估计他会晕死在半路上,,,因此,终极方案就是采用一种直接编译到机器码的语言进行重构,可选的较成熟语言有:C/C++,Go,Rust,更进一步得讲,只有Go和Rust可选,C/C++就是做底层,做系统的,做web还是想都不要想,Go和Rust相比,明显Go这几年的生态更好一些,做起Web来坑会更少一些。经过各种方案的对比斟酌,我们最终决定采用Golang这门语言对系统进行重构,这样,我们最终发布到客户服务器上的就只是一个可执行文件,以及一些配置文件和静态页面文件,Go源码就无法拿到了。
我使用NodeJs已经有两年了,我不敢说精通,但最起码是相当熟悉了,相当亲切了,这个环境里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舒服。可人都有一个弱点,就是在一个熟悉的环境待久了,会本能地抗拒新的环境,新的事物,尤其是成年人。因此,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有种种不适,会有一段相当艰难的磨合期。感性就是这样,可理性告诉我,为了达到最优目标,应该抛弃原有的偏见和有色眼镜(其实我一直认为用Golang做Web开发不是最优的方案,尽管它是一门很便捷的静态语言),去做该做的事情。
其实每门语言天生就具备了各自不同的基因,都有自己最适用的领域和场景,没有哪门语言可以做到擅长所有方面(虽然JavaScript号称通吃所有领域,PC端,移动端,桌面端,甚至是嵌入式领域,但通吃不代表擅长),旷日持久的语言之争其实就是无所谓的口水战罢了。对于实际的问题和场景,相互配合,各取所长,才是实用之道!尤其是随着最近Docker和微服务的兴起,各语言各技术体系之间可以完美协作,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系统!和谐社会大家为什么不能和谐相处呢?
JavaScript和Go的本质区别是:一个是无类型的动态语言,一个是强类型的静态语言。这个本质区别也决定了不同的编程体验(虽然Go融入了一些脚本语言的味道),强类型就是强类型,即便搞了个自动类型推断,你也处处摆脱不了类型,你需要多花一些额外精力去把所有变量的类型搞清楚,这对于一个从弱类型语言转过来的人是相当折磨,写起来会让人感觉拖拖拉拉和麻烦,使人无法一心专注业务逻辑,会明显感觉到增加了额外的心智负担。就好像你开惯了自动挡,再回去开手动挡就会觉得很麻烦很累。代码啰嗦重复我都可以忍,可就是这个类型问题真的折磨到我一度想打退堂鼓,看来真的是被弱类型语言“惯坏了”,说句实话:如果不是出于保护代码考虑,我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NodeJs来开发,开发效率实在不是一个级别的。可这就是事实,鱼与熊掌总是不能兼得!!!你想要静态编译的特性,你就得牺牲开发的便捷性。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想想,Go作为一门静态语言,能做到这步已经算很不错了,想想用C/C++来写业务...,Go已经算是很便捷了。所以,放下抱怨,接受现实吧!
不过令我欣慰的是,Golang这门语言确实有它不可掩盖的优势:1. 系统运行速度明显感觉会快点儿;2. 编译速度挺快,搞个热编译跟Node是一个体验,Ctrl+S瞬间就编译好了;3. 部署方便,干脆利落;4.七牛云开发的Golang嵌入脚本qlang可以极大提高开发便捷性。除了这几个明显的优势外,还有些地方感觉体验不错:代码提示比较完善准确(由于是强类型),因而可以加快一点编码速度,也降低了出错的概率;其次就是生态还行,虽然还比不上Node,但基本常用的工具包都有
记得有句话叫:不要去做你喜欢做的,要去喜欢你现在做的!也确实应该要这样,何必折磨自己,既然别无选择,那就好好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