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向东老师最近一周一系列课程都是关于自我认知的内容,除了MBTI的性格测试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是指: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至少会把自己的能力评价在平均水平以上;而能力较高的人,则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
观察自己和周围,达克效应很普遍。自我认知较高,倾向于通过自我努力后总结独到经验的人,越容易出现达克效应。达克效应的人多半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总是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自我循环的认知体系中判断、总结和做出决策。
根据工作观察,工作中喜欢追求更多证书,不积极参与公司活动的一类人,尤其属于此类。埋头在自我认为的各种考证、学习证明中,忽略对工作本身探索以及经验总结。此前招聘失败案例《职场玻璃心》以及后来在客服岗位招聘到一位小姑娘都属于这类。具体表现为,在别人的解释或者工作结果与自己理解的书面知识或标准不一致时,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不屑和高人一等的看法;另一方面,拒绝以正常和积极的心态与人交流,不以解决问题为主,反而以挑刺为主,让同事们无法适应。以至于后来,难以合作。此类人,要么被企业止损,要么只能被安排一些简单重复性高的工作。这样的处理结果,又加深了此类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需要再考试寻找更多认同而现实工作一地鸡毛的恶性循环。
李笑来老师和万维钢老师也都曾对一些过度依赖经验的做法提出看法。
李笑来老师在投资中是否要冒险,是否依靠经验孤注一掷中谈到,投资就是首先要避险,安全第一,而不是冒险。经验就是敬畏所有的机会,在投资前深入思考,成为专家,合理的预期、保持理性、心态平和的做出选择。而非,简单的投资就是敢于冒险获得的收益。
万维钢老师讲到的经验与小概率事件也是一样的道理。越是经验丰富,成熟度越高就对小概率事件接受度越高。
上述三位老师对人的认知偏差中过度依赖经验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
实际生活中,我们的确很难时时保持清醒,保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尤其是经过自己努力取得那么一小丢成绩的时刻。让自己时刻保持谦虚有时候就仿佛让自己锦衣夜行,需要极大的自制力和刻意张开双眼看世界的功力才能做到。
按照宁老师的建议,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加深对自我的认知。可以不同时期参加一些性格测评,对自己阶段性性格做个总结和认知。同时也可以调查周围20位朋友、同事、家人,请他们分别评价自己三个优点、三个缺点。
就我自己而言,问了7人,优点我都知道,嘿嘿。缺点,除了我知道的,也有确实出乎我的意料:尤其谈到短视、清高和大局观。这些评价分别来自我的朋友、我的前同事。我一直觉得自己工作中是一个很敬业、认真而且热情积极的人,看来,的确存在这些特点和我自我认知不同之处。不管是实际工作中,还是在与人相处中,我自带经验主义,在保持开放性方面还不够humble,甚至在对自我未来发展和定位上自带找借口的刚需。换句话说,我也许一直在假装具有亲和力,假装努力和假装open heart ?
当然,缺点也好、优点也好,都是自己实际呈现出来的特点,而不是自得优点,刻意辩解或者忽略缺点。分析每个特点之后的成因才是前进根本。
常思己过!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