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给我自由——这句广告语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我们相信自律能让我们更合理地掌控自己,从而实现自由。
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自律呢?每天早上4点起床,阅读一个小时,再出去跑步10公里,白天做事积极不拖延,不玩游戏刷朋友圈,晚上不追剧能按时睡觉……这就称得上自律吗?
的确,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能坚持做到这些,那真的是超级自律了。
可是,这些并不是真正的自律。我想你一定会很奇怪吧,那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律呢?在《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本书中,作者美国著名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给出了标准答案——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评价自己是否真的自律,要满足以下四个原则:
01
推迟满足
首先,我用书中的故事,给大家举个例子:
“你喜欢吃蛋糕吗?”派克医生问。
“喜欢啊!”她回答。
“你更喜欢吃蛋糕呢,还是蛋糕上涂抹的奶油?”派克接着问。
她兴奋地说:“当然是奶油了!”
“那你一般是怎么吃蛋糕的呢?”派克接着又问。
她不就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吗,先吃完奶油,然后再吃蛋糕。”
从吃蛋糕的习惯出发,讨论她的工作态度时,果然如预料的那样:在上班的第一个小时里,她总是先完成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而在剩下的六个小时里,再做那些棘手的差事,总是尽量回避,结果,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工作却拖延了下来。她是一位30岁的财务专家,一直希望能改掉拖延的坏习惯。
派克给出了解决方案:按一天工作7个小时计算,一个小时的痛苦,加上六个小时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小时的幸福加上六个小时的痛苦划算。
不久,这位女士就彻底改掉了工作拖延的坏毛病。
推迟满足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
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
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02
承担责任
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通常,大多数人只想逃避,他们宁愿这样自我安慰:“问题的出现不是我的错,而是别人的缘故,或是我无法控制的社会因素造成的,应该由别人或社会替我解决,这绝不是我的问题。”
我们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避之唯恐不及,认为“这不是我的问题”,肯定于事无补;指望别人解决自己的问题,也不是明智之举。
唯一的办法——我们应该勇敢地说:“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
03
忠于事实
忠于事实是自律的第三条原则。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得心应手;对事实了解得越少,思维就越是混乱。虚假、错觉和幻想只能让我们不知所措。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才能了解人生的地形、地貌和沟壑,指引自己的道路。如果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如果地图信息失真,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我们必须忠于事实,尽管这会带来暂时的痛苦,但远比沉湎于虚假的舒适中要好。
逃避现实的痛苦是人类的天性,只有通过自律,我们才能逐渐克服现实的痛苦,及时修改自己的地图,逐步成长。
04
保持平衡
这里的保持平衡可不是保持你的身体平衡或者是外在的平衡,而是心灵的平衡。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比如说我们在面对冲突的时候既不能不生气,因为这样会显得你软弱无能;也不能太生气,因为过于生气会有损健康。所以在生气与不生气之间,需要你有足够的心智来权衡它。
保持平衡最高的原则就是放弃。很多人之所以没有选择放弃,是因为他们不想经受放弃的痛苦。其实放弃也就意味着新生,我们只有不断的去做一些减法,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由。
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明白了,自律并非简单地坚持规律的生活,而是要遵循: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和保持平衡这四个原则。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面对它,你是哭哭啼啼,还是奋勇前进?你是束手无策地哀叹,还是积极想办法去解决?
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
人若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问题。
自律,是通达心智成熟旅程的必经之路。
它的快乐不在于是否成为他人眼中的榜样,而在于不断地完善自我。
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