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马小秋陪伴您的第 4366天
【读者提问】
马小秋马老师,我发现很多人:年轻时为了父母而活,到老了又为了子女而活,仿佛一生都在为了别人,看似忙忙碌碌的一生,该如何找回自己的价值呢?马小秋马老师,人究竟该为了什么而活?
每天的时间过得飞快,事情一件接一件处理,但“秋言物语”分享不会间断。我曾经发愿:就算到了九十岁,我还会坚持站在台上分享。在我看来,假如自己发过的愿,没有拼尽全力去实现,那就没有真正做到无我、利他。
“无我、利他、专一、守信”,这八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并持之以恒却很难。为此,我们还要知道,万事万物都在因果之中,自己的所作所为都会获得回报,好人好事得善报、坏人坏事得恶报,无论何时何地,总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
马小秋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无论是贤人智者,还是普通群众,他们的言论、举止都有值得学习的方面。然而,我们有一小部分人,以事务繁忙、接待客户为借口,没有及时或者坚持听每天的分享。可想而知,他们认知事物、收获智慧的程度,都会有所限制或者欠缺。
要知道,我们的思想观念具有整体性,若只是短暂、不连贯地学习,容易对某个人、某件事形成片面或错误看法。因此,我们不仅听晨会要持之以恒,学习优秀的人事物也要有始有终。如果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学习,哪怕自己付出再多时间,也不能集中能量、有所获益。
回到今天的话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孝顺父母、爱护子女,也体现了我们的生命价值。但如今,很多人标榜着“为自己而活”,实则是因为自私自利、不愿付出。其实,尊老爱幼与活出自我,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也不需要我们进行取舍。
不可否认,我们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会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需要花费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人觉得,若全身心照顾家庭,就没有办法发展事业,因此想方设法进行取舍。实际上,大多数父母希望子女有好前程,全力支持子女打拼事业,创造美好未来。换言之,子女事业顺利、生活富足,就是对父母尽孝的一种方式。
所以,我们想要实现生命价值,不能只想着为自己而活,珍惜时间、辛勤付出,为家庭、国家、社会创造价值,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我曾经分享过,巴马老人普遍都比较长寿,这是因为他们没贪欲,不去计较利益得失,只想着为家庭多做一点,让家人的生活更好一点。正是这种无私无欲的想法,把时间留在他们身上的痕迹冲淡。
马小秋还听过一句海南俗语,“老太太上树比猴快”,马小秋想,她们能在某方面表现突出,也是因为她们不辞辛劳、甘愿奉献。很多时候,我们在无意识地传承着某种精神,这是一代代人在实践中得出的智慧,再通过一代代人身体力行、上行下效进行传承,最后成为推动我们向前发展的无形动力。
可以看到,很多人身居高位、家财万贯,仍比别人更努力、更勤劳,因为他们知道“有付出、才能有收获”。马小秋也看到过,一个富裕了几十年的家庭,因为孩子贪图享乐,没有积功累德,最后把家产败光了。所以,有智慧的家庭都懂得,只有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性,才能更好地传承家庭的精神和财富。
马小秋还遇到过一个人,能说会道、智力超群、相貌出众,但他没有把优势用在正道上,反而以此损害了别人的利益。然而,他对此没有丝毫愧疚之意,直至现在仍然觉得,别人的利益受损与自己无关。其实,在损害别人利益的时候,自己的业力也会随之增加,尽管当下可能没有任何影响,但这笔“账”迟早会被清算。
马小秋马老师说,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人不能只为了自己而活,如果不顾他人、只想自己,终将失去身边的至亲至爱。因此,马小秋马老师说,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平平淡淡也好,忙忙碌碌也好,都要以无私之心,行利他之事,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最后,马小秋马老师说,愿您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