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这本书是由美国故事思维研究专家安妮特·西蒙斯所写。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 这本书不仅说明了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还将故事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启迪大家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今天,我们分享帮你写出好故事的三个方法,分别是找准故事来源、注重感官体验和不同视角审视。
①『找准故事来源』
对背景和细节的了如指掌,是写好故事的前提。因此,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你才能用丰满的文字、流畅的逻辑和完整的结构增强故事的感染力。为此,作者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总结了3类最有影响力的故事来源。
001 人生“小转折”。在人生的某个时段,你很想做成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为此,你顶住了外界的压力,战胜了自身的怯懦,按照自己的方式获得了成功。你大可以把它写出来,因为这种故事的能量会感染人、方法会启发人、结果会鼓舞人。当然了,有成功就会有失败,而且往往失意是常态。
这些小挫折背后总有你的考虑不周、付出不够和其它让人意想不到的因素。如果你能大胆地把它们背后的故事写出来,不仅能找到自己的问题,而且能让读者受益。这就是这类故事奏效的原因所在,因为读者总会有所收获。
002 关键人物。想想这一路走来帮助你或让你深受打击的那些人吧。从一生的视角来看,他们都是你的贵人。你可以和读者分享一个关键人物让你深受启发的故事,他对你的人生指点或者他给你分享的宝贵经验。第二人称的笔触,能够让事情更客观,读者也更乐于接受。
003 来自一本书或一部电影的启发。书或者电影的受众很广,它们能助你打通你和读者之间的桥梁。你可以从中找到和自己经验相符的故事,并借由情节或转折关联到自己的经历上,这样能让你的文字更富个人特色。
②『注重感官体验』
利用感官体验来描述故事,是让读者感受深刻的利器。比如:她站在冰冷的雨中,身上穿着老旧的灰色钩花毛衫,外面套着黑色呢子大衣,且上面只剩一个水钻纽扣挂在那里,那件大衣太过单薄,不可能保暖。我走过去买面包的时候,发现她的眼神比我想象中要坚毅得多。这段话虽然只涉及了触觉和视觉,但你读起来是不是感觉十分鲜活。
当微博第一次爆出,“有人在酒店的浴缸里醒来,发现自己身上盖满冰块,肾脏被摘了”这样的新闻故事时,下面读者的评论是“感觉身体被掏空”“这条新闻有点冷”等等。大家通过文字几乎能感到浴缸里冰块的寒气,仿佛还看到那张让他快给医院打电话的字条。感官体验的描述让人们的前额叶还没来得及怀疑这个故事的可信度时,想象力就先行一步让人产生了痛感。
《魔鬼经济学》的作者列维特在刺激感官和情绪方面可谓是大师,他借由把父亲描述为“屁王”这一有味道的称谓,调动了读者的体验,再通过一系列简单的故事,成功激活了读者的想象,并且引导他们一步步走向自己预设的观点。而《魔鬼经济学》也因此大卖,出版一个月就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在训练自己活用感官的写作方式时,作者的方法是:随时描述。别管是等公交还是赶飞机,作者都会利用零碎时间通过感官在心中描述周围的一切。由近到远、从大到小,详尽的描述训练一定会让你的文字更加鲜活。
③『不同视角审视』
不同角度审视故事,能让故事变得更加有人情味,从而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同。举个例子:
主管视角:临时工小李的出勤率下降了25%,日常表现也出现了两次超期未完成工作指标的情况。
临时工小李的视角:自己三岁大的孩子最近不慎在离家不远的河里淹死了,父亲和母亲也因痛苦不堪住院了。
员工视角:大部分员工都很同情小李,把自己的休假时间都让给了他,让他可以多请些假处理问题。
从主管角度来看,你有合理的理由辞退临时工小李。但从另外两个视角来看,辞退这名员工可能会降低团队士气,并且落下一个不近人情的名声。
所以,通过不同角度审视故事能让你的观点不失偏颇,同时满足读者的情感需要。
这个例子也同时反映出:角度不同,意义也会有所不同。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故事,都是游走于不同观点之间的。为此,作者建议你从以下两个方面锻炼这种能力。
001 “失去”是个突破口。首先,你可以站在主人公的立场从头到尾写下故事。然后看看配角们都失去了什么东西,接着从他们的角度重新解读故事。比如,前面的例子,即便主管知道要背负不近人情的名声还是要开除小李,原因是如果留下小李,损失的就是公司的利益。而身为主管必须要为公司负责。怎么样?这样的故事描述是不是让有着不同观点的人都能接受了。
002 从“失败者”的角度出发。大多数电影的主角一开始都是从小人物或者失败者做起的。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和磨难最终获得成功。对于写作者而言,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失败者作为故事的起点,他的前进之路更曲折,经历更丰富。通过刻画他,可以让事实的各个层面更清晰。
总结一下,写故事没你想的那么难,只要遵循一定的方法,你也可以快速入门。下笔前先慎选你的故事来源,通过感官细节的描写抓住读者,最后利用不同视角审视故事,一举赢得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