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李菁*闲聊焦点解决”,持续伴随我两年了。
新学期,学习一个焦点的工具:未来使用指南。
特别佩服菁菁姑娘英文翻译,并手工制作中文版PPT。
首先,来看四张图,在制定计划,项目工作中,自己可能是哪种类型?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现在关注的重点”。
“梦想者”、“现实主义者”、“计划制定者”、“主持人”,你的风格更偏向哪种呢?
关键来介绍第四种:主持人。
在长期目标和短期行动之接,如何有效连接?增加host的主动性和控制力。
跟着表格,问自己7个问题,看看是否对新学期会有更多的期待和希望?
第一个“名称”。如果从现在到本学期末,你喜欢给这个阶段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当然,这个阶段不一定是一个学期,可以是一个星期、一个月之类,根据工作性质具体确定某一个阶段。
“名字”其实有问题外化的作用,你可以跳脱生活琐碎,站在更高处看,或远远观望。生活与你,就像无数篇章,可以更容易“翻篇”,而不是沉浸不自知。
第二个问题“地平线”。指截止时间——项目大约何时结束。
“结束”是一个好词,断舍离,也代表新开始。
这里需要一个确定的时间点。
第三个问题“梦想、希望、意图”。
在很多不同的心理学流派里,都有关于“理想生活”的技术的应用。比如奇迹问句、水晶球、量尺等等。
重点是目标达成后的完美状态的描述。会发生什么景象?这些景象会带来什么不同?对你对他人,会有哪些新的意义?
可以转化成一个任务:年终要拍一个祝贺短视频,你会截取哪些画面?配上什么音乐?打上什么文字?尽量详细、具体,可以增加多维感知。
在实际的咨询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理想不丰满,现实太过骨感”。很多时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敢想。
每次这个环节,来访者总会绽放出笑容,眼睛放光。
第四个问题“前兆、支柱”。
其实这里是寻找“线索”部分。实现这个梦想,应该具备哪些“支柱”?你感受到哪些“前兆”,就会知道梦想快实现了?到达“地平线”之前,你希望看到哪些景象?
梦想很遥远,但前进路上,成功的线索已经出现。
有什么,做什么。
梦想不是海市蜃楼,而是有路可走;不是一步登天,而是循序渐进。
第五个问题——“蚁穴”可用的资源。
穿越“蚁穴”的途中,哪些资源可以帮助克服困难。
“蚁穴”可以理解为项目中期的“倦怠期”,或是困难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刻。
我们可以寻找哪些资源:过去成功的经验?闪光时刻?政策?他人?
我们可以小碎步,也可以大跨步。关键找到支持,可以是家庭、同事、导师、自己……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六个问题——“取得进展的蛛丝马迹”
这个对第五个问题的深化,前兆出现,具体化。
原因是:人们往往会纠结于最重要的那个目标,忽视努力过程中的各种进步。一不小心,陷入loser的自怨自艾中。
寻找进展中的积极因素,努力强化价值。
技术要点是:还有呢?还有呢?还有呢?
第七个问题——下一步小行动。
教练技术最强有力的部分,落实到行动:可以马上开始做的什么?你怎么知道你做到了?谁最先注意到你做到了?
马上开始。
我是丁若木,相信叙事的力量。
坚持叙说465天,坚持跑步48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