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到了起床时间,萌萌还在睡觉。妈妈很头疼喊萌萌起床,但是又不得不喊。妈妈敲门喊了萌萌一声,萌萌应了一句“一会儿起”,翻个身又睡了。过了十分钟妈妈见萌萌还没有动静,又敲门叫萌萌起床。萌萌嘟嘟囔囔的说“起来了”,可是十分钟之后还是没有起床,眼看就要迟到了,妈妈很生气,冲进门,直接掀开了萌萌的被子。萌萌一激灵做了起来,然后对妈妈又推又搡,把床上的东西扔了一地,在床上撒泼打滚的哭闹起来,还威胁妈妈说,以后再也不去上学了。妈妈气的直流眼泪,萌萌恨得咬牙切齿。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配合父母?
有一些孩子很难从一项活动中抽身出来,投入另一项活动中去,就像萌萌早起不起床,她每天都会告诉妈妈第二天喊她起床,可是妈妈喊起床的时候往往就会发生这样的家庭大战。
我们看萌萌的例子,萌萌妈妈很头疼喊萌萌起床,因为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萌萌睡的正香,妈妈叫萌萌起床,萌萌产生了抗拒心理,妈妈喊的次数越多,萌萌越烦,妈妈的情绪也随着女儿不起床而激动,最终两个激动的人发生了一场家庭大战。
其实,这种事情对我们成人来说也很常见:假如,你正在玩游戏,马上就要过关了,可是急促的敲门声响起。你心里会想“啊,我这一关马上就要过了!”不过,接着你就会进行一个理性思考:“门外的人很着急,应该是有急事找我。”经过几秒钟的理性分析,你就会选择一种恰当的行为方式。
而孩子始终是孩子,大部分孩子还不具备这种理性分析能力,所以,当孩子睡的正香的时候被打断,他的第一反应自然就是:“不,我还要睡觉。”那么,孩子的下一步行为就只能依靠他的自制力了。自制力较强的孩子,可能会犹豫一会儿,然后意识到:“妈妈叫我起床了,虽然我还想睡觉,但是继续睡下去就会迟到,还是起来吧!” 不过,对于自制力比较差的孩子,你越是让他起床,他闹的就越起劲。最终他还会说是父母把他的情绪弄的很糟糕,而不去做本应该做的事情。萌萌就属于这种类型,那萌萌的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父母本身要冷静。
起床怎么会变成家庭大战呢?萌萌妈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一开始准备叫萌萌起床的时候,萌萌妈妈就已经认为:萌萌不会轻易起床,叫她起床是一件特别难办的事情。萌萌每拖延一分钟,妈妈的怒气就会增添一分。由于妈妈越来越暴躁,最终选择直接掀开萌萌的被子。而萌萌因为感觉妈妈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就闯进自己的房间,并且掀开了自己的被子,感觉到了被冒犯和控制,直接由不耐烦变成了暴怒,最终他们两个情绪都失控了,假设萌萌妈妈可以控制自己一些,理智一点,事情也不会恶化,萌萌也就找不到借口推卸责任。
其实,和孩子说话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力保持冷静。
其次,事先订立规矩让不配合的孩子无路可退。
怎么才能让孩子乖乖的安装我们说的去做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事先定好规矩就行了。
规矩的三要素:
1事先协商彼此接受的规矩
2遵守规矩时应得的奖励
3违反规矩需要接受的惩罚。
对于早上起床,本是萌萌自己的事情,但是萌萌属于比较缠人的孩子,就是要妈妈叫。如果做父母的无法把起床这件事情退还给孩子。那么则要跟孩子说好:“让我叫你可以,但是我只叫一次,我叫你起床了,你答应了,却没有起来,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你要自己面对老师的惩罚。(自然后果)如果你说话不算数,你这周的电脑时间没有了,因为没有按照约定做事,如果你每天一叫就起,则周末的时候多3个小时的电脑时间。”
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完整的规矩,在订立规矩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对于奖励尽量选择孩子最想要,而且符合他所做事情本身价值的,假设孩子说“一周你叫我就起床,周末就给我买苹果手机”,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付出和手机的价值不对等。对于惩罚则要选择孩子最讨厌的事情,这样他才不会轻易的去违反自己的承诺。
最后,执行。
定好规矩之后就要开始执行,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多多提醒孩子。
比如叫起床这件事情,我们叫第一次他不起床,我们继续叫第二次,还不起床的时候,第三次我们就要说出惩罚“你还不起床,这周你就不可以玩电脑了!”如果孩子起来了,惩罚作废,如果孩子还是不起来,我们只要坚定的执行自己的惩罚就好了!
萌萌妈妈当时是没有打招呼直接就冲进去掀开了孩子的被子,如果萌萌妈妈在叫萌萌起床的时候,可要提前告诉孩子:“5分钟之后你还不起床,我就进去把你被子掀开帮助你起床。”当五分钟之后,再次敲门说:“时间到了,你是自己起床,还是我进去帮你起床?”如果孩子没回应,妈妈则可以直接进门了。咱们让孩子从当下去做另一件事情时,事先提醒可以让他做好心理准备,这样他抵触的心理会减少一些。
当我们提醒都无效的时候,此时需要我们坚定的执行既定惩罚方案。
时间到了,要坚决,冷静的执行既定方案。不用再给更多的重复了,不管孩子什么反应,他只要不安我们说的做,就直接告诉孩子他该受什么惩罚。
如果孩子开始发脾气,你可以让他面壁思过。不方便进行惩罚的话(着急去上班),就让他自己承担行为的后果。但是一到时机成熟,马上执行惩罚。
育儿的方法千千万,但是总要你不断的实践,并且创造机会让孩子适应这种方法。刚开始时,你可能需要每天练习好几遍。等到孩子渐渐习惯了这个方法,更能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你就可以省心了。运用这个方法的时间越长,孩子的转变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