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抽了个空把《穆赫兰道》找出来看了,小米盒子里的版本,贴心地把中文名译成了《浮生若梦》。
结果倒是没有超出预料,相比较更后来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生死停留》,《穆赫兰道》的【风月宝鉴】翻转还是比较早的,以至于用了大约十几分钟的时间,来揭开故事的原本真相。
而《生死停留》感觉只花了三分钟不到就把所有的细节全都对应上,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则更极端,干脆放弃了解释。
《红楼梦》故事本身,就像是一部更复杂琐碎不知所谓的《生死停留》,同时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还要更彻底地舍弃了翻转,让一切在《芙蓉女儿诔》的悲痛、《紫菱洲歌》的自责中戛然而止,又以《姽婳将军歌》以笑当哭煞有介事的开始了后续完全不相干的四十回鬼话连篇。
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结尾是成年派问记者,你愿意相信哪个故事?记者愣了一下,选择了童话——其实是已经明确地告诉了观众,真相很残酷,还是算一种翻转,李安导演放弃了其它多余的说教。
相比较之下,《生死停留》的结局比较友好而巧妙——没有第三者或当事人来主动说明,而是突然地把观众拉回真实现场——一切都是自然的呈现,此前一个多小时里演绎的几天时间反反复复的诡异故事,原来只是短短几分钟濒死意识的波动,有限的琐碎视听感受被主人公心里强大的情感漩涡翻搅着,编织出一个混乱却又情感丰富的动人故事。
最后三分钟,观众才突然【被】拉起摆脱了这个旋涡的翻搅,顿时觉得自己好像进入了上帝视角或高维空间(有不少人因此觉得这个片子太糟糕了——因为真相如此简单)。
我想这也就是《红楼梦》读者三百年来所追求的一种极致体验。
但这种体验,用文字可以说是无法传达的,因此,【曹雪芹】果断舍弃了翻转。转而使用了类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结尾处的记者的选择:以故作严肃的笔法,写下了另一个貌似很荒凉的故事,从而掩盖了更真实的荒凉,同时等待后人自己去攀爬上帝视角——当然,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独特产物。
《穆赫兰道》的模式后来被大量模仿,因为他是一种相对容易模仿的形式——即三分之二幻境,三分之一现实:因为大多数创作者达不到《生死停留》的三分钟完美反转(依然包含大量细微巧妙榫卯),也做不到《大鱼》的真实和虚幻的多次流畅无缝转换。
所有的这些有难度的手法,在《红楼梦》里都有。
而且,而作为正宗烧脑老祖宗,《红楼梦》直接跑蹄放生的处理手法是否有人模仿?谁还敢这么做呢?
其实也是有的:过分自负和过分自信的电影导演都爱干这种事:说完自己的故事,根本不鸟观众看不看得懂。
李安在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已经有这种感觉了,看的时候就在想,哇,真厉害,之后他的电影很难再超过这一部,果然,后面他开始转向关注器材技术。
【曹雪芹】当年无疑是出于无奈,但放到现在,却成了一种逼格。
我猜想【曹雪芹】若活在当下,一定会是顶尖的电影大师,他的文字很有镜头感。
推荐阅读:红楼解梦之龄官画蔷:诡异而深刻的心理画像
推荐阅读:看红楼一支「梦甜香」,如何催眠你我三百年,顺便解说送宫花一段
附注:
《生死停留》讲述一个年轻人载着自己的双亲和女友遭遇了车祸,弥留之际,他将围过来试图抢救他的人群的各种反应和影像在自己脑海里编织出一个复杂而诡异的故事,影片在最后几分钟才回复到车祸现场。
影片从一开始就刻意设置了不少不合理,因此部分人能在影片过半时就能猜到五六分真像。
《穆赫兰道》一位年轻女子,谋杀了自己同性女友,又因绝望而自杀,临终之际,因为悔恨,她为自己的行为动机编织了一个故事,并希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影片在后半段大约四分之一处进入真实回忆。
影片前四分之三处看起来极为真实,几乎没有人能感觉到有什么异样,因此翻转之时很震撼,但故事本身的主旨似乎出现了多头(同性爱情、个人奋斗、演艺圈黑幕、阶级分化、美国梦等)和形式的结合度不如《生死停留》那样单纯浑然一体,因此显得不够简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鱼》,讲述一对多年不合的父子的互相和解,现实感十足的儿子最后终于理解了自己老爸充斥着谎话和浮夸的浪漫一生,整个影片处于荒诞和现实的犬牙交错,却有一种水乳交溶的感觉,直到最后,观众也很难分清,真实和虚幻的界线,到底在哪里?
不过,我现在最爱看的电影,其实真的是是《鲨卷风》这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