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进入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新同事。一个公司的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非独立的,一个部门的任务是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助才得以完成的。因此,熟悉新同事对你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快速方法就是串门。
作为这家公司的翻译不是纯粹的翻译,严格来说是帮忙打杂的。革命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一开始,由于翻译过程涉及到产品报价,必须懂得如何进行成本预算。单单完成预算中就涉及了两个部门,一是设计开发部,二是板房。那一阵子,毫不夸张地说,我每天跑这两个部门加起来不下20次,里面的每个人都认识我,我对她们更加熟悉,一开始工作的不上手,很细微的问题都需要问到她们。因此,通过半个月左右的接触,对于这些同事的做事风格和性格为人,我大致已经了解了。这个对我以后的工作可以提供很多的信息,明白她们各自负责内容和性格喜好,防止我不小心踩到雷区。有些人因为你是新来的,可以稍微对你宽容些,如果过了新人阶段,你继续触碰她们的雷区,会被难堪的。
这一个星期,月底出货时间比较紧急,所以我们新人都被发配到生产部帮忙,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生产部。之前最多碰面笑一笑,名字都不能对号入座。我认为在一个公司如果没有熟悉90%以上的人,就不算真正融入到这家公司。
生产部大多是九零后的女孩子,相处起来没有压力,氛围很和谐,每一个其他部门过来的都有这种感受,也许是同龄的原因。我们一起返工,包装,吃饭,聊天,调侃,其乐融融。女孩子比较爱八卦,处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题,从公司到个人,无一不谈。
从这里面,我得到了很多小道消息,她们知道的比我多,因为进公司比我早,几个人很好就一起八卦,无形中让你大致了解了其他人的情况。
尽快认识新同事和融入一个新公司,可以很大地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所以,尽量借助机会去主动介绍你自己和认识他人。不但给人留下较好的最初印象,还可以打破你与新同事之间的陌生感。
否则,等到大半个月后,碰面时打招呼还叫不出别人的名字。遇到自己工作需要别人帮忙时,还搞不清负责这一块的人是谁。这样,你自己觉的不好意思之外,同事也会怀疑你的为人和工作能力。
在这个快速时代,快速学习,快速工作,快速成功,一切都是与时间的长短快慢挂钩。当你的速度跟不上节奏,别人就比你快了一大步。
所以,巧妙地掌握方法,对任何事都是通用的诀窍。在做事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你会发展原来还可以这样。比如我,如果不是工作琐碎,如果不是公司分工不细,我几乎零概率经历这些事,更加不会从这些经历得到锻炼和学习,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职场中的人要懂得灵活变通,不能看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要懂得训练自己看待一件事情,从不同维度去考虑,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如果我做这些杂事的时候,只是在纠结我应聘的是翻译,这些不属于我的工作。那么,我就会找老板理论,老板可能同意我不去做,但我一定会因此失去快速认识生产部同事的好时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古人的智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