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念
股票只是筹码,炒股只是个游戏,或者正经点说,是一门生意,其核心在风险与波动。
--鲁迅
1. 股票是什么
股票是风险资产,股票价格包含了其内含价值(intrinsic value)与流动性溢价。
国债由政府背书,因此是近似无风险的资产,具体“无风险”的程度取决于政府信用(信用=客观偿还能力+主观偿还意愿);债券收益由企业背书,可归类为低风险资产;
股票价格,理论上由未来现金收入折现反算得出(可自行wiki DCF现金流折现法);实际上,由于其高流动性,不同股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动性溢价。流动性与股票市值、换手都有关系。
比如,由于美股投资者中机构占比极高,市场有效性比A股较强,同样市值的股票,在新的消息出来后股价将较快达到均衡点;而A股由于散户占比较多与监管力度较弱,可能存在信息的滞后与提前(内幕交易),导致股价的短期波动与业绩、利好利空关联较低。
同样的,由于大量散户追涨杀跌行为的存在,A股股票价格与其内含价值的偏离度相对美股高许多。
流动性:可粗略等价于变现难度;流动性越高,资产越容易变现为现金或类现金资产。同一股票,对不同资金体量有着不同的流动性。
强烈建议:通过阅读本科证券学教材,熟读股票基本定义与基本估值方法;请自行学习《有效市场假说》并理解掌握其非公式部分。
2. 股票估值方法
- 未来现金流折现(DCF)
对投资者而言,股票本身不带来收入,股票的衍生收益来自:股息(Dividends)+买卖差价。股息回报与A股实际情况距离较远,但是是十分重要的交易锚,可作为股票安全边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考虑差价,每年纯股息收入D,及公司自身增长率X;所有条件不变,理论上第N年股息回报为
- 同比估值法
通常我们以市盈率(PE)作为重要估值指标,基于PE,可以:
- 以行业估值为锚(不同市场,同行业股票),e.g. 特斯拉-比亚迪
- 以市场估值为锚(同市场,不同行业),e.g. A股任两不同行业股票
- 以板块估值为锚(不同题材,如国企改革、互联网+、……),e.g. 日后再说
市盈率定义请自行wiki,其绝对值对投研行为无具体意义,锚定效应是其最大的切入点。此外,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也能以其他指标如PEG等为锚对股票进行比价。
请自行wiki各类估值指标,具体有,PE/PS/PEG/ROE/……
3. 股票的交易
如果说估值/折现现金流/……是股票的锚,股票交易的锚则只有一个--自己。
交易是一个门槛极低的行业,通常低门槛意味着--0利润。做交易,首先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 可承受的风险敞口(exposure);
- 投资目的、持股周期;
- 个人专业能力圈。
以上三点,综合起来基本能决定你所交易标的的体量及类型。
1. 风险敞口(exposure)
风险敞口其实是期货的概念,exposure直译是“暴露程度”--直面市场风险的仓位比例;因为一般做期货、股指都会做反向对冲,此处不深究。
股票交易的风险敞口取决于个人对回撤以及波动的忍受程度,涉及
1)标的波动测算/预期
最简单的指标是历史方差,即
由此,我们可以对n个交易日内,标的股票的每日波动做一个简单的衡量。实际交易中,这只是一个度量衡,并不需要精确的测量,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
请注意:这也是一个锚,且极其重要;波动的异常变化,往往意味着有新的信息出现。
2) 持仓总波动的估计
除非每次只买卖一个股票,否则总需要按一定比例去分配各个持仓,因此对持仓标的的波动方向与相关性要有大致了解。
具体的投资组合(portfolio)相关知识可参考《行为金融学》、《投资学》等教材,此处不提。这里提到持仓总波动,是需要你心中有整体与个股的概念,许多时候由于出现无法估计的风险/事件,我们会需要调整各支股票的仓位以实现整体避险,即使对应个股没有异常。
谨记:我们要做的是整体赚钱,而不只是在单只股票上赚大钱
3) 量力而行
投资者对风险、波动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要逐步明确自身的割肉底线。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2. 交易分类与周期
交易的本质目的是赚钱,这点毋庸置疑。但需要明确,所有人都有局限性,永远不要100%相信自己。公众认知里,投资者类型大致被分为 价值投资者 与 投机赌博者,其中前者通常被认为该「买入并长期持有股票」,这是狗屁、bullshit,忘掉它。
价值投资不等同于长期持有大盘股、绩优股,所谓的“价值”,是指可重复、可证伪、长期回报期望为正的交易思路。因个人资金体量、心理素质、专业能力及各种未知因素不同,不同交易者的持股周期、止损止盈区间及标的类型也不一致。风险可控、可持续发展,这才是价值投资与投机赌博的区别所在。
- 可重复,意味着可以对茫茫多的股票做筛选,筛选出当下自己能够操作,有正收益期望的股票。前提是对自身的深度认知,熟知自身能力圈;
- 可证伪,需要对该操作思路的局限性有充分了解,不懂的、不熟的不做,出现意外情况酌情处理,强调卖出风险(强调纪律与敞口的控制),对标的选择做减法;
e.g. 趋势投资,大致可理解为,买入上升趋势的股票,并在跌破趋势时卖出。
需要考虑的因素大致有:
- 上升趋势的定义,以区分趋势与震荡阶段,从而初步筛选出可交易标的;
- 判断上升趋势的强度或持续性,可根据:市场整体强度、经济周期、商业周期、业绩周期,等;
- 如何证伪趋势,即满足何种条件时,可认为跌破趋势,从而止盈/止损。
买入逻辑被证伪后,不管盈亏直接卖出,是我的做法。忘掉数字、忘掉盈亏、不要补仓也不要等卧倒下一波牛市,这只是个游戏,不要心痛。
1)明确交易周期
根据自身的资金、现金流情况与性格特点,明确当下资金的运作周期。
e.g.:
-
家庭财富管理,对应的应该是中低风险、可持续性强。则应采取小敞口、高仓位的配置,具体到标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指数型(增强)ETF、行业指数ETF、债券或类债券股(高息率、波动小,如电力、基建、银行)。通过常年满仓或高仓位,忽略过程波动,实现预期收益;
个人如有更高的收益需求,则需要主动加大持仓波动。
-
如上述的趋势投资,其操作周期未必与个人现金流收入(工资、利息、分红等)契合,一般提前或滞后于相应标的的业绩周期,且通常存在过度炒作,导致泡沫的情况。趋势投资需要个人主动扩大敞口,需要参与到波动里去。
比方说宁德时代(300750.SZ),上市后至2018.7.25创出第一个高点94.90,随后直至2019年底一直在66-94.90的区间震荡,没有再见新高。大致原因可见其财报,17年上市时是其第一个利润高点,随后的18年全年同比回落;该回落直到19年有所改善,随着市占率提高,前三个季度合计利润同比大增,这是突破震荡期的重要催化剂之一,带来了业绩增长的强烈预期。随着2018年高点的突破,宁德时代迎来越来越高的关注度,日内波动、日间波动都大幅升高,能否承受该波动,需要对自身的客观、深入评价,是选择投资方式的重要前提。
- 同样是上述的宁德时代,还有另一种做法。吃准18年-19年间的低波动,以18-19年间的低点为基准,对宁德时代的阶段低点进行定投。该做法的前提是现金流长期充裕,对宁德时代基本面有深入研究,有能力判定其安全边际(绝对低点),进行长期投资,直到股价业绩一起兑现。
这是个很基础、粗略的介绍,但通过宁德时代也很容易看出来,同一支股票由不同人操作,其获益方式、周期、理念都可以大相径庭。从这里可以引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市场交易者构成,留到后文。
2)交易者构成
在第一部分中,我提到了流动性溢价这个词,从这个概念出发,我们可以把市场拆分成三个部分:
- 沉寂的场内资金。该类资金通常由公募基金(证监会规定仓位长期不得低于65%)、上波牛市被套牢的散户(散户心理:亏多了就放着等回本)以及一定阶段内的定投资金(如上述的第二类宁德时代投资者)组成。这部分资金的特点是,在较长时间内不会交易(买入/卖出);
- 活跃的场内资金。很简单,就是长期活跃于股市的资金,无论牛熊。该类资金通常由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职业个人投资者(牛散)及各类噪音交易者构成。与1中的沉积资金相反,活跃资金有其独特的运作周期。在没有新增资金的前提下,活跃资金决定了当下市场的活跃板块,随着活跃资金们形成共识与聚焦,特定阶段内市场中会出现所谓的龙头板块,该板块聚集了大量存量的活跃资金,一般是阶段内市场中走势最强盛的板块;
- 新增资金,区别于上述长期存在于市场中的存量资金。新增资金的核心在于新增,一般来源于宏观的信贷周期或货币周期。但需要谨记,央行放水≠第二天就有新增资金买股票≠大涨。
- 除了上述三类资金,在2中我提到了噪音交易者,可以大致理解为散户。我在这里对散户下一个定义:不具备充分的知识技能、不具备充分的风险参与、掌控能力的投资者。噪音交易者存在于每时每刻的盘面,他们通常会扩大当前波动,并且通常是炒作/恐慌的最后一棒。依旧是上述宁德时代的例子,由于噪音交易者的参与,阶段炒作高点或许会超出专业投资者的认知上限(超出业绩周期,即泡沫),而阶段下跌低点也会超出专业投资者的认知下限(过度恐慌)。而随着像宁德时代这样的长期(1-2年)震荡盘整,可以看到交易量有肉眼可见的减少,大部分减少来自于噪音交易者,他们已经被搞怕,放弃了这支股票。
那么这四类资金概念与流动性溢价的关联在哪里呢?我们这里先引入格雷厄姆的一句话:
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但市场长期是一台称重机。
- 先说短期,何为投票机?谁的人多、钱多,谁就赢。短期股价看的是边际新增资金(2、3、4),因为沉寂资金在一定的波动范围内并不会做出交易,短期能影响股价的因素很简单:想卖的人多,还是想买的人多。 注意这个“想”字,这是关键:
想买的人=看好但没买的人;想卖的人=看空但没卖的人。总结起来就是,持币看涨的人,与持股看跌的人。
在短期内,这两者是互相转换的关系。持币看涨的人一旦买入,就成为了潜在的卖出者;同理,持股看跌的人一旦卖出,也成为了潜在的买入者。注意,这里强调的是短期活跃资金,他们是决定板块、个股短期供求关系的边际资金;
-
长期来看,决定指数与个股走势的是实体经济周期与货币、信贷周期。设想这么一种情况,随着房地产市场投资回报的减弱以及长期的货币宽松政策,无处安放的社会资金或被动、或主动地进入到股权市场。其体量之大,持续性之强,高出场内活跃资金几个数量级。
从个股层面看,假设市场整体上涨,企业业绩保持着水准之上的增速,且企业规模足够大,被纳入到各类指数之中,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类指数ETF的被动买入。这类买入力量不考虑短期走势,不考虑各种牛鬼蛇神,仅取决于相应ETF基金的销售情况。每份买入ETF的资金,都会按相应指数权重分配到各支股票。
通常,市场的走强会带动ETF基金的销售情况,而ETF类投资者一般有着较长、较稳定的投资周期。长此以往,随着ETF买盘的涌入,股票供应数量不变,场内流通数量由于被动买盘增强而减少,其股价也将长期走强。
之所以说这是称重机,是因为指数或个股的长期走势取决于其实际利润回报,这是第一部分中提到的DCF方法真正的应用所在,只是大部分人,99.999%的投资者,并不能对企业业绩做出足够长期、准确的预测。我也不能,所以这只是一种参考、一个锚。而称重机的另一头,是那些业绩走差,没能跟上经济周期的股票,终将被大众遗忘掉。
看到这里,流动性溢价的概念就很明晰了。如果一个市场,长期存在着足够多的噪音交易者与短期活跃资金,即使没有新增资金,一定时间内市场内部也能集中对某几个板块发起攻击,造成赚钱效应,我们可以认为该市场具备相当水平的流动性溢价。而对流动性溢价的观察,可以用平均换手率来进行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