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毛石,距遵义市主城区35公里,国土面积150.2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毛石曾是川黔古盐道上重要驿站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曾二进毛石。境内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处处青山绿水,奇峰怪石,散布着温泉奇泉、石头溶洞、古树名才、花海瀑布。毗邻黔北佛教名山金鼎山和中国中世纪古军事城堡海龙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走进毛石,“古镇毛石”四个大字镌刻于悬岸绝壁上,似乎诉说着毛石的古往今来。
特别是万亩映山红,连同玉簪花、箭竹等,连片分布在近百个山头上。每到4月下旬至5月下旬,呈现粉白、浅紫、朱红、大红等色彩的万亩映山红竞相绽放,但见漫山遍野繁花似锦,争奇斗艳。
“水车”,这种在我国唐代就被广泛使用的提水工具至今仍被毛石农民所传承。在毛石河4公里河段上分布有大小水车300多架,堪称为“水车王国”。当地有歌谣唱响这远古时的提水工具:“远看簸箕样样,近看扦扦棒棒,一面提壶斟酒,一面放声歌唱。”
别具特色的毛石古街在镇政府所在地。全长350米的古街依山顺势而建,两排极具黔北民居传统风格的青瓦木楼尽显古色古香,据说古街已有200余年历史。明清以来,毛石古街商贾云集,商贸繁荣,全街有商业店铺100余家,商号毗连,曾有“小上海”美誉。
在城里呆久了,需要一种静雅来抚慰,是心灵的渴求,也是对自我的犒赏。怀惴莫名的心境,踏上了寻访之旅。正当我不知向何处探寻时,一个叫“鱼郎”的网友向我推介,“去看看毛石吧,那里的水车或许能给你些许启示。”就这样我和我的老师,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毛石镇,这里比我想象的要小许多。
我们问了一下当地人,哪里能看到水车?“哦!这里有太多的水车,你问的是哪里呢?不过在混子河上你就能看到不少的水车。”路人应答。紧接着,路人发问:“你们是来旅游的吧。看你长枪短炮的,就象一位游客。这座房子后面就是我们这儿的老街,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如果喜欢可以去看看”,路人随意的介绍着,渐显亲热。我和老师会心一笑,全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意外收获。我们谢了路人,径直向老街跑去。
老街,一眼望去,依山而建。东西长不过百米,街宽不过4米,房子都是很平常的木板小楼,屋顶一色的青瓦,举手投足间你都能感受到老街给你的震撼。唏嘘之余,不禁赞叹,久远的小木楼,如何那么完美,完整、清丽?答案是模糊的,正式以为模糊才让人无尽思索。
多数人家都开有小店,因为不赶场,所以他们都悠闲地坐在门口闲聊。偶有三三两两的人,在一起玩一种不知名的牌。出于好奇,我走进去试探性的问了一下,被告知这个牌叫“大二”。令人一头雾水,我实在想不出在哪里有这种牌。好在老师见闻广博,他告诉我这种牌常见于四川。在遵义的荒僻小县,何以有这种牌?我们不得而知。
在古镇延伸的脉络中,我们早已感觉不到古镇的雏形和本原。但我们依稀能够感受到它曾经的血肉和灵魂。毛石曾经是古盐道的一个驿站,很早这里便有了乡场,经过岁月的累积,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落户、生活,而更多的则是四川来此贩盐的生意人,他们有的挣了钱就留在镇上开客栈、开饭店、开马庄,我们不难想象那时的毛石是何等的繁荣,何等的热闹。更不难想象四川人在此是怎样演绎了一曲曲乡愁,是他们的努力与付出才有了毛石古镇的今天。现在,古盐道依稀可见。据史料记载,红三军团曾两次从毛石境内走过,有7位红军战士在此牺牲,已长眠在毛石中学对面的山上。
毛石镇集青山绿水、奇峰怪石、温泉奇泉、石林溶洞、花海茂林、古树名木、瀑布群等自然景观和经师故里、原始农业水利设施、红色文化等人文景观于一境。最以阳春三月,山坡百花盛开,芳草吐绿,田野麦浪滚翠,油菜铺金之际见佳。是时如摄取蓝天、白云、芳草地,红花、碧野、田间人,真是“天垂缭白萦青外,人在纷红骇绿中”。
遵义毛石上洞位于贵州省遵义县毛石镇大梨村后塘村民组境内。该洞空旷深阔,洞口宽约50米,高约60米,入口进洞下行一段百米陡坡,一道石墙横亘洞口,石墙长约40米,残高3-5米,厚约1米,墙后是两级平台,墙上瞭望孔尚存。寨门通道已被乱石堵塞。进入寨门,残墙纵横,水井、灶台尚存,整个村落占地约8000平方米。
这片映山红在毛石镇一座叫望金山的山岭上,估计上万亩。据遵义县旅游局有关人员介绍,这是该县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面积最大的一片原生态映山红。
望金山位于毛石镇台上村王建山村民组境内,海拔1600多米,远远望去,连片野生的映山红有的婉如长龙潜伏山岭之上、有的犹如灿烂的朝霞点缀群山之中,还有的独居一角享受清闲。
映山红学名杜鹃花,属落叶灌木,种类众多,望金山上的这些野生映山红,花色红艳,主要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大多在五一前后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