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晓
王渔洋(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三十四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王渔洋兄弟四人,有一人因侍奉父母未曾出仕,其余三人皆考中进士。
新城王家,历经明清两朝。三百多年间,王氏家族培养出了两千多名秀才,五十多名举人,三十多名进士,到康熙年间,王家更是有十几人同朝为官,人称“王半朝”。
先来让我们看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成绩。也就是说成为秀才基本上是王氏子孙的“标配”,如果过不了这一关,出门就没脸说自己是王家人。
再看看举人,我们小时候都学过《范进中举》,范进54岁才考取了举人,花了35年的时间。而我们熟知的蒲松龄,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以后却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为贡生。
何为贡生呢?贡生不同于贡士,而是相当于举人副榜。蒲松龄用了52年的时间也没能考取举人,后来找到了在朝为官的王渔洋,特批为举人(后补),也就是在朝廷擢升官员时,做为后补人员。
这并不是因为蒲松龄学习不好,而是历来山东学生都学习太好,举人太难考!虽然那时教育没有现在普及,能够读书参加科考的人比现在少的多,但是那时不像现在是应届去跟应届竞争,而是只要你不死,就可以考一辈子。所以换算一下,那时考取的比例大概是2500多人比1。可见,考取举人需要何种实力!
而王渔洋则在18岁应童子试,连得县、府、道第一,考中秀才。19岁考中举人,26岁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为官之路。
而王氏家族在培养子孙治学为官上取得这样的成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注重三种教育: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家族女性教育。
王氏家族设有私塾,王家子孙长至四五岁时便入私塾读书。私塾要求极其严格,每日除学习四书五经之外,还要作七篇文,无论寒冬酷暑,不可越一日,亦不可越一篇。想想人家的每日七篇,想想人家的日复日年复年,我们日更这点痛算的了啥呢。
王家注重素质教育,不仅教王氏子孙要读好书,更教育他们要做好人、做好官。宗族家训严格,王氏家族在朝为官,从无一人贪腐。王渔洋还总结自身为官经验,亲书《手镜》50条,教育初仕为官的儿子洁己爱民、宽政慎行,做一个“不负民”的好官。王渔洋四世祖王重光更是被嘉靖皇帝盛赞“忠勤可悯”。
王家注重家族女性教育。王氏家族选取媳妇相当严格,必须有知识、有才华、有德行。王渔洋的母亲孙氏,就是一名这样的女性。王渔洋父亲早亡,可以说能够培养出三名进士,王母功不可没。王渔洋母亲孙氏家学深厚,且日日亲自陪孩子们读书治学,数十年如一日,言传身教,所以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而且王氏家族的媳妇多有著论立训,以下就是王渔洋的母亲孙氏以及四世祖王重光的夫人刘氏留下的两条家训。
王家虽然是官宦世家,但是在“福禄寿喜”中,却并不是特别看重“禄”。第四进的内院里便是王家的正厅,正厅之上的房梁上以双面镂刻雕着蝙蝠(福)、丹顶鹤(寿)、禧(喜鹊),却唯独没有“禄”。穿过第四进的院落,来到第五进的后院,也就是王家未出阁的小姐们的闺房。在跨入院落所经厅门的门槛石上雕刻着两只小小的梅花鹿。可见,王家虽是官宦世家,却对高官厚禄看得不重。而且鹿通“路”,把鹿雕刻在后院,且在脚下,也有“给子孙留有后路”之意。由此可对王家的处世哲学窥豹一斑。也正是因着这种处世哲学,王家才能在历代的权力更迭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