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想捋一捋最近的生活,变得有些糟糕、吵闹、小情绪就像山上的气候,多了冲动,少了安稳。
有人说,生活中大多数的烦恼都是跟自己过不去。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遇事难以解怀,好像每次不开心时都如同触了自己的逆鳞。起码,我找不到当时后退一步的理由。
这大概也是大家的一种通病。有次询问长辈,“为何最近频频发火,好像和朋友的关系愈发疏远了?”(这在当时的确快成了自己的一桩心病:一方面,感觉关系疏远,另一方面,为自己无法忍受朋友而自责。)
长辈的确像个过来人,他先是开口夸我,“恭喜你长大了。”其次又说“你之所以与之有口角是因为你把你们之间的界限划分得更清晰了,也就是说你的自我意识,你的自尊方面比以前更强了,而造成你烦恼的原因根源是在于你内心的不安全感(也就是当时生活没有满足我的需要)。”
一席话,令我醍醐灌顶。想起以前导师推荐的一本书《经济社会学》,书中有观点认为:你是看重朋友,还是看重经济利益?在当时自己还是热血青年的年纪,肯定对此嗤之以鼻。但谁料想最后关于年少的情义和如今社会的势利激烈地碰撞在了一起。
对于过来人而言,他们也许看得很明白。但对于仍秉持着不屈服势利,渴望坚守那一丝感情真谛的我们来说,俨然成了炮灰。
可又有谁人说,过来人没有情?
自我意识的觉醒,自尊的作怪,以及名利等方面成为我们对比,炫耀的资本,也就是在此情况之下,朋友间的关系会生裂痕。
内心的不安全感?落后的羞耻心?自尊要求奋进和现实不知进取相冲突?等等,这一切引发了我们内心的冲突。
不经意的失落,其实只要一句平常的话语就好,就算不是关心,但这在彼此看来也是一种在乎。
曾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话:芸芸众生,与我们有关的才是事物,与我们来往的才是世界。我们不懂处己身之外的那些人们,所有的精力恰恰只能够对待好眼前的朋友,感激我所拥有的,感谢不曾失去的。
最后,我也想说:也许道路会让我们暂时分别,也许造化偶尔弄我们一下,有过口角也有过打闹。但我愿主动和好。
也希望全天下所有的朋友:不要一直都好,但愿你让他好,他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