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康娟利,杨陵区第四初级中学语文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潜心钻研业务,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基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曾获得“杨陵区骨干教师”“杨陵区师德标兵”杨陵示范区中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区素质教育质量监测优秀个人”。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用文字记载了长达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形成了文明于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宝藏。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语文课本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因此语文教学应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思想和精神,焕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揭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前进和发展的方向,使语文教育更好地为民族、国家以至世界的未来服务。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章节和精彩选段,内容丰富,涉及到忠贞爱国的,如《最后一课》、《过零丁洋》、《己亥杂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出师表》等;孝亲敬老的,如《我的母亲》、《散步》、《背影》、等;重诺守信的,如《羚羊木雕》、《陈太丘与友期》;传统习俗的,如《端午的鸭蛋》、《安塞腰鼓》、《云南的歌会》等;英勇顽强的,如《登上地球之巅》、《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勤俭节约的,如《爸爸的花儿落了》、《台阶》等传统美德。这些课文语言优美,字句凝练,立意深刻,对中学生思想品格的塑造、行为价值的判断、伦理道德的形成等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一部语文教科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和折射。
站在新时代的讲台上,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遨游,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不同的课文,传统文化的渗透切入点也不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弘扬传统文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教学情境,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创设教学情境,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如在教学如学习《端午的鸭蛋》时,可以引用清代李静山的《节令门 端阳》一诗,让学生读诗歌猜谜语,不仅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营造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的气氛。在学习《伤仲永》时,用汉乐府《长歌行》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导入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方仲永因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而“泯然众人”的结局。学习《核舟记》时,课文讲述的这个“长不盈寸”的桃核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课前可以让学生查阅古代雕刻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其著名的雕刻艺术品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事实,上课时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到了有关雕刻的一些知识,既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认识了古人卓越的才能,又能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关注背景作者,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作品的解读,对于许多作品,必须把它放到作者的生命历程中去理解,指导学生解读作品必须学会知人论世,只有把作者及作品放到作者生活的广阔的时代背景上考察,才有可能领略到其中奥秘。如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照表面字词看学生只能看到范仲淹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得失,要做到“先前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关注作者,联系背景后,我们才知道,其实当时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也正遭遇贬谪,但他却能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箴言劝勉朋友,又勉励自己,这就更表现出作者为实现其政治理想所具有的坚强意志和宽广的胸怀。
因此,关注作者生活,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问题,只有关注作者的思想历程,才有可能真正体会出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体会作者感情,增强民族精神积淀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深入体会作者感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的部分。初中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这些名篇名句:“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点名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都抒写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时代背景和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王维的《杂诗》作者表现自己对家乡强烈的热爱和恋恋不舍之情。孟郊的《游子吟》,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亲人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高适的《别董大》、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四、探讨文章主题,弘扬优秀传统美德
一篇优秀的作品,必须有上乘的思想内容,缺乏灵魂的文章不会成为优秀的篇章。因此,我们弘扬传统文化还要注重文章思想内容的学习,看看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作者的思想内容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今后写文章怎样才能塑造出如此之深的思想高度。如我们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教师可顺便将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过去学生的处境作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明白读书必须勤奋刻苦、勇于吃苦,方能成才的道理。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从而实现语文教学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目标。如: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论语>十则》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指导我们对朋友要以诚相待。教学中,可用先贤的言论来教育学生养成诚信的美德。在《陈太丘与友期》中,又从反面教育学生与人交往“应守信重礼”,否则将会被七岁顽童所不齿。像这些简短的故事,语言质朴,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教师不须一言说教,学生自然能感受到文学形象的人格魅力。在作品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中,学生能够自然感知着是非曲直,接受着诚信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诵读经典文本,领悟传统文化真谛
诵读是进行语言积累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内涵丰富,字字经典,具有独特的韵律美,在教学中只有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进入情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加深刻的体验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意境之美。如杜甫的《春望》应读的深沉、悲痛;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应读出快乐自豪之感。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前半部分应读的轻松愉悦,表现出初见平原的喜悦,而后半部分应读的舒缓,表现出对家乡的依依不舍。此外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背诵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还要背诵我校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三字经》和《国学经典诵读》,其中包括:《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每天利用晨读和周四下午经典诗文诵读课时间让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诵读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六、 开展实践活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传统节日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如学习《端午的鸭蛋》一文时恰逢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