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行至此,发现自己有一个问题——思辨能力有些差。一味地相信、很难提出意见、更难提出反对的意见。
发现了自己不会思考
以前读书,总是读过去就罢了,以读书的数量来标榜自己。慢慢地发现,仅仅是读,并没有带来十分有益的效果。所以我开始写书评,长篇大论、洋洋洒洒,每每写完感觉自己又升华了,甚是得意。
直到有一次,我写了一篇演讲稿,想从一些故事中总结出引人深思的大道理来,结果很遗憾,寥寥数语,就不知所云了。去看了一些别人的观点,才勉勉强强凑出一篇完整的稿子。
回过头去再看所谓的书评,着实不是评,只是总结罢了。如果是文学类的,把里面的故事浓缩起来了;如果是工具类的,把里面的干货提炼出来了。
仅此而已。
读些心灵鸡汤式的文字,我总是觉得书里说得很对,强烈共鸣,要说不同意见,几乎没有。经过一番观察和剖析,我发现在判断书中的某一个观点或者某一种想法时,我的思维更倾向于:我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而非此观点是否合乎逻辑。
至此,我十分悲观地发现,我不太擅长主动思考,缺少一种质疑的能力,也正因为缺少质疑,所以我很容易被书、演讲、培训等许多东西说服。
也许我找到了不会思考的原因
我觉得这与多年来受到的教育有莫大的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学的时候,我的数学老师是一个50多岁的老头儿。有一次,他带我们做一道应用题,给大家念题:小明收集了5枚(mu)邮票!同学们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就反应过来,那个年纪刚好是每个人都想表现自己的年纪,全班一起吆喝:老师,不念mu,念mei!老师尴尬又不失礼貌地假笑了一下:小明有5枚(mei)邮票,送给小红3枚(mei),小刚又给了小明……问:小明一共有多少枚(mei)邮票?我同桌是一个十分调皮的小男孩,他拖着尾音,超级大声地说:老师~不念mei~念mu~
老师十分生气,放下课本,冲着全班吼:我说念mu,你们还说念mei!
全班哄堂大笑。
这件事情被提了许久,大家窃窃私语:老师竟然有不认识的字。我拿个小本本记下:数学老师把mei读成mu;数学老师把沾沾自喜,念做津津有味;数学老师……
我那时觉得十分不可思议的,恍恍惚惚中有些观念好像颤动了。在我的主观印象里,老师是权威,老师不可能出错的,老师是不容置疑的。你看,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迷信权威了。
后来我做了老师,可以从另外的视角看问题。
我刚做老师的时候,组里让我带高三。我姐知道了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对那群孩子报以深深的同情,她说:孩子们如果知道他们也是初级水平,会是怎样崩溃的心情?我不否认,那时的我教高三,知识上有很多漏洞,所以被学生问倒的风险很大,不,是相当大。
有一次,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这块你说得不对。我当时很紧张,那个孩子成绩很好,她说不对基本上就不怎么对了,冥冥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脑海里迅迅速地合计如何把这件事尴尬又不失礼貌地解决了。周围的孩子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一个和我关系特别好的孩子,指着她说:哈哈哈,你竟然敢怀疑老师!其他同学“就是、就是”的附和。
那个孩子撇撇嘴,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去了。事后,我仔细研究了那道题,问了其他老师,发现我讲得确实有问题。虽然有些尴尬,但人生何处不尴尬,我重新讲了一遍那道题目。有些孩子和小时候的我一样,满脸都写着不可思议。
他们也许会像小时候的我一样,拿个小本本记下:化学老师讲错了一道题!化学老师竟然讲错了一道化学题。
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不仅仅是我,所有的老师都算上,不是什么都会,讲得也不一定全部都对。
权威化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让我、也有可能是让我们,失去了质疑的能力。
钻了缺乏质疑能力的空子
你有被说服吗?你有被洗脑吗?如果你说没有,那我不太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为某些演讲叫过好,也都或多或少地转发点赞过朋友圈的文章。
拿我自己做演讲的经验举个例子。
我在反复打磨一篇稿子的时候,总觉得逻辑上有漏洞。就是说,我的故事,并不能完美地支撑我的结论(虽然有丝丝缕缕的关系),是有出入的。所以我总是对稿子不太满意,因为如果有人听得出这漏洞,那这篇演讲就失败了。但事实证明,好像没有受到过特别的质疑。而且,我看过许多人的稿子,在论据和结论的关系上,有些是牵强的,但最终的演讲效果并未受到影响,听众纷纷表示受到了洗礼。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都没有仔细听吗?不!我相信每一个叫好的人都听得认真,被说服有以下几个因素共同作用。
首先,听众被动接受,没有思考,这是核心因素。
在我们听别人发表意见、听别人演讲的时候,我们总是对他们最后提出的观点表示是否认同。如果最后的结论是认同的,那么我们大多数人不会去追究支撑这个结论的论据存在的逻辑漏洞。而且,如果他的结论和我们的想法相吻合,那么他的论证看上去会比实际上的更有说服力。
其次,演说者的背景、名声、成就等人物特征以及对自己内容的自信、演讲时所表现出来的气场,能够加持他的演讲,再加上演讲现场供人思考的时间少等因素,会更加督促听众承认这些逻辑,很难从中跳出来。
一个人的演讲,有故事有结论。如果你信了他的结论,恰好他的故事还有那么一点点通顺。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被说服。
批判性思维
当我们对形成结论的过程进行评估时,就是在进行批判性思考。
每当你发现自己被别人的某些话所说服,尝试从那个看上去充满逻辑的表达中,去掉复杂的部分,剥离出以理服人的主线,然后重新审视,其理是否足以让人信服。
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适当地变换一下:把评判标准由“是否赞同”变成“是否合乎逻辑”,就有可能跳出思维里看不到的墙,做出一些正确的判断。因为“是否赞同”是被动的接受,“是否合乎逻辑”是质疑,是主动的思考。
如此的过程,便是建立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它让我们不再一味的相信,而是能通过主动的思考,提出一针见血的问题甚至建设性的建议。
结尾
反过来说,你想说服一个人吗?我觉得一个尚可的模式供参考。
首先你要有一个大多数人都相信的结论。然后再去找几个故事来支撑它。因为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地缺少批判性思维,所以应该不会被轻易识破。
给大家举个书上的例子:所有的狗都是动物;中华田园犬是动物。所以,中华田园犬是狗。
前两句作为论据支撑一个结论,结论是正确的,你要看看自己是否怀疑整体上存在的逻辑漏洞。有人一眼就看出了逻辑漏洞,那如果我把这句话变得更加复杂且充斥着各种修辞手法呢?很显然,对我们的干扰会大大增加。
实际上,不具备质疑能力的人常常会被华而不实的论证所说服。
当然,我们在写东西的时候,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大的逻辑漏洞。
这样的操作有些投机取巧的嫌疑。但我写此篇文字,本意不在于让我们知道如何去说服别人,而是想让大家意识到因为缺乏质疑,导致思维里有一堵看不到墙,这堵墙让我们不会批判,更容易被人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