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语,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是美德。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认为你之前帮助过的人,在你困难的时候会帮助你;这种愿望要比你之前帮助过的人来的强烈。现实很多情况下,恰恰相反:帮助过你的人仍会愿意帮你,而你帮助过的人则未必。
有个朋友跟我讲了下面一些事。
由于工作之余,空闲时间比较多,他便在网上开了间淘宝店。大家知道,现在进入淘宝领域,想取得成绩的话不像五年前那么容易了。前期很多商户为了获得较高的浏览量和排名,只能通过刷单这种灰色操作来达到目的了。我的朋友也动了刷单的念头,但是他听说刷收藏量也可以改善排名,那就先从这开始吧。毕竟让亲朋来刷单,有点叨烦别人,对于一向不爱求人的他来说,是不乐意的。刷收藏量就简单的多了,无非就是登录淘宝账号,点击下“收藏”嘛。
于是,他就从周围熟悉的人开始。他群发了条消息:小店刚开张,为了增加人气,劳烦各位收藏下我的淘宝店(XXX),谢谢!
不多会,他就收到了很多条微信回复:
A:已收藏,希望你的店生意兴隆,大卖!
B:做电商了?牛逼啊,已经收藏了,以后有需要就到你店里买,要优惠哦,嘿嘿。。。
C:现在进入淘宝不太好做吧,据我所知前期都是要刷单的哦,已经收藏了,要不要我帮你刷几单啊?
D:不好意思哦,我的淘宝账号被盗了,好久都登不上去了。
......
朋友跟我说:“平时跟A、B、C交往不是很深,只是平时照面点头打个招呼,没想到那么快就帮了自己的这个小忙,而出乎意料的是D,平时认为关系很好的同事,去年他有次犯了急性肠炎,疼的在单位宿舍地上打滚,打电话让我给他叫救护车,我一路随同他去了医院,通知了他老婆,帮忙办了手续才离开。也或许他的账号真的被盗了,但是巧的是,我第二天去单位收发室领邮件,无意中看到他的包裹,包裹上面的ID正是他的账号,而且就是三天前买的东西。”
我朋友顿时明白了。原来他认为最有可能帮他的人却没有帮他。当然,我们受到的教育通常是这样的:帮助别人的事应该尽快忘记,受人恩惠要永生铭记。但是,谁也不希望自己曾经的善意、热情换来的却是冰冷与敷衍。
还有一件事,我自己亲身经历的。
前段时间,我开了个公众号,没有粉丝,需要做推广。于是,我就从我自认为熟悉的人开始,将公众号名片发到他们微信上。其实,我这人也是不爱劳烦别人的,生怕给别人添麻烦。但是想想熟人、朋友之间应该没啥大的影响吧。
很多朋友在收到名片后都关注了。有几个初中同学还帮忙转发、评论,我真的很感激。
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我的前同事。他冷冷地来了句:不关注,关注那干什么?跟我又没啥关系,而且我手机里都好多公众号了。
额。。。顿时感到冷气逼人。当然,我只是请求别人帮忙,别人的确没有这个义务。但是,如此冷冰的话语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为什么呢?我自认为他理应不会拒绝。当时他在我们公司的时候,有一次,他那年需要评工程师,但是得通过职称英语考试。可他英语又不行,后来不知道听谁说的,说我的英语过了六级。他便找到我说:“你可不可以帮我考一下职称英语?”我当时犹豫了下,我说我们长相差那么远,万一被揪出来恐怕不好吧。他说没事,这里考试监考松的很,而且你英语那么好,这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嘛。
我最终答应了他。说实话,当枪手本来就是违规的事情,如果被揪出来,轻则赶出考场,重则记录在案,影响自己以后参加考试。不过幸运的是,那一年考试的确不是很严,监考老师睁只眼闭只眼,总算蒙混过去了。
后来他有天晚上打电话喊我出去吃饭。我很诧异,我们平时仅限于工作关系,而且除了单位聚餐外,我们之间基本上没有私人饭局。不过,我猜到了:有可能是我替他考的职称英语通过了。到了饭店,果然是如此。问题是那里已经坐了好多人了。我立刻明白了,我本不在他宴请之列的。问题是:考试通过了,起码打电话告诉我一声吧,免得我心理承受压力,考不过自己内心还过意不去。
他这次冰冷的回复令我脊背发冷。
令我意外的还有另一位我认为关系不错的大学同学。收到我发的名片后,她来了句:你上次朋友圈发的《“挟尸要价”与玉林狗肉节》我看着就来气:你们不吃狗肉凭什么不让我们吃,你们还吃猪肉呢,怎么不攻击那些杀猪的?Blablabla......一大堆攻击性的语言。我本来以为她是开玩笑呢,继续跟她聊天,接着她就只发表情,什么“汗”了、“惊吓”了之类的微信表情。我再发的时候,对方已经拒收了。
又是一阵凄凉。我为什么觉得她会满足我的小小的请求呢?因为我觉得大学的时候我们关系还算不错,我大二的时候当了一年班长,那年评贫困助学金的时候,我出于交情(当然也算私心吧)把一个名额给了她。当然,当时也无法断定哪些学生是真正的贫穷家庭,只能通过它们平时的穿着用度和个人申请陈述来感性地判断。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那些你之前帮助的人未必会帮助你,而那些之前帮助你的人则会继续帮助你。那次发送名片,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就很慷慨。他说:不错啊,需要帮忙推广不,我可以介绍给我的同学。我说不用了,已经很感谢啦。的确,我之前因为户口的事情,还麻烦过人家。他的热心令我感动和温暖。
我朋友和我经历的事情,其实以前有个犹太人就有过,当然,那个犹太人经历的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一个犹太商人在二战期间面临生死危机之时,为了保全两个儿子的性命,希望在诸多朋友中找到愿意帮助儿子的人,几百朋友中,他发现只有两个人可能帮助他们。一位是德国的木材商,他曾对这位犹太商人有恩,犹太商人至今还欠着他的债;另一位是德国银行家,犹太人曾帮助过银行家,而且银行家还欠着犹太商人的钱。于是犹太人派两个儿子前往木材商的家。半路上,小儿子决定去找银行家,他认为木材商一定不会帮助他们。二战结束后,大儿子去寻找他失散多年的亲人。遗憾的是父母都已死在集中营里。弟弟随其后也被处死。
故事的最后说:“帮助你的人会愿意继续帮助你;而你帮助过的人却未必愿意帮助你。”犹太商人的小儿子恰是被德国银行家出卖的。半夜他打电话给德国兵,说一个犹太男孩闯入他家。
是的,我们通过周边发生的事情也得出如此结论:帮助你的人会愿意继续帮助你,而你帮助过的人却未必。平日里喝酒嬉闹的人倒不少,但真正堪称“朋友”的人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