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很久远的封建社会起,老百姓一直把新婚夫妇的新房叫做“洞房”,结婚则称为“入洞房”。北周著名文学家瘐信有诗曰:“洞房花烛明,舞馀双燕轻。”,唐人诗云:“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宋人洪迈更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佳句。
其实“洞房”一词最早出自《楚辞·招魂》"姱容修态,亘洞房些”,意思是有着俏丽容貌、美妙体态的女人们在洞房中缓缓走动,此处的“洞房”是指深邃而豪华的内室。后来,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失宠后,她曾重金聘请大才子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其中有一句凄清悲切的话“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以期唤起刘彻的昔日旧情能将她重新“金屋藏娇”,这里“洞房”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直到唐朝,“洞房”才逐步向男欢女爱的场所这种涵义转化;到了中唐后期,才基本定型为新婚夫妇婚房的专属名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并把“洞房之喜”与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一道列为所谓人生的“四大喜”。
由此可见,“洞房”的美称由来己久。当今社会人类早已从洞穴式居住过渡到今天的高楼大厦林立,但入洞房这一说法至今仍在沿用,也没有人把“入洞房”称为“入楼房”的吧?
为什么新房叫“洞房”呢?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上古“五帝”之一的陶唐氏尧在牧区考察民间疾苦时遇到“鹿仙女”,魁伟的尧王和仙女一见钟情,于是他在晋南“仙洞沟”访仙。最后他排除大蟒的干扰在姑射仙洞找到化身梅花鹿的仙姑。
两人决定在仙洞里成婚,现场祥云缭绕,百鸟和鸣。特别是傍晚结鸾时,洞顶神火闪耀,光彩夺目,璀璨无比,由此后世的人们就把新娘的房子称作“洞房”,并有新婚之夜称作洞房花烛的习俗。这种说法在唯物主义者看来显然无稽之谈,甚至是嗤之以鼻的“山海经”。
还有传说,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并把包括聪明、俊俏的三姑娘在内的很多美女强征进去;另外他“焚书坑儒”的政策迫害了很多读书人,其中有一个叫沈博的书生。
后来“三姑娘”和沈博这两个不屈服于命运的男女都逃出去了,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他们相遇于华山。在互诉悲惨遭遇后,两人获得共鸣相亲相爱。于是插枝为香,对天盟誓,结成为患难夫妻。
由于是在逃难途中,身处密林,上无片瓦,两人找到巨石下的一个洞穴为新居。夫妻俩情投意合,相亲相爱,尽管身居洞穴,但依然感到生活甜蜜无比,由此人们称呼新房为“洞房”。但是这种个案性的“事件”能否让“洞房”作为社会群体接受的概念?很值得怀疑!
比较靠谱的说法:“洞房”源于远古时代中华始祖黄帝战胜蚩尤建立起部落联盟,制止群婚的野蛮习俗有关。
最早人类是实行野蛮的群婚制度,依照现代伦理观念看来,显然是比较混乱的交配关系。这种状况既不利于人类的进化繁衍,又极不利于团结,不但同一部落内经常发生抢婚事件,部落之间也经常为抢婚发生打斗、战争。这样矛盾一旦激化,部落之间又重新分裂、不得安宁。
黄帝与大臣们决定制止群婚,建立一夫一妻制。黄帝想出一个办法:凡是配成的一男一女夫妻,结婚时,先聚集部落的群民吃酒庆贺,载歌载舞,并宣告两人已经正式夫妻。之后将夫妻二人送进事前准备好的洞穴(房)里,周围垒起高墙,出入只留一个门,吃饭喝水由男女双方家里亲人送,长则三月,短则四十天,让他们在洞里建立夫妻感情,学会烧火做饭和过日子。
这样一方面有相对独立的家庭洞穴这种单独空间区隔,再加之独立相处建立了比较深厚的感情而互相依恋、扶持,就是很稳定的一对,不再允许他人乱抢这对男女。并规定凡已婚的女人,必须把蓬乱头发挽个结,喻示此女人已结婚,其他男子再不能乱抢,否则就犯了部落法规。”
试行一段时间以后,这种婚姻制度得到大家一致的拥护赞成,于是黄帝令仓颉写成法规,并公布于众。此后,人们都争着为自己儿女挖洞穴(房)、垒高墙,凡儿女一旦婚配,举行仪式后,就把他们送入“洞房”,这样群婚恶习就慢慢消失了。据说在陕西省西安市一处六七千年前遗留下来的原始社会“半坡遗址”,很明显地反映了当时人们这种婚俗情况。
有了新婚“洞房”的称呼和民俗后, “闹洞房”也成了传统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可以算作是婚礼的高潮。依照传统,闹洞房除逗乐、活跃气氛、增进亲友间的了解认识之外,还有另外一层意义,据说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祟,闹洞房能驱逐邪灵的阴气,增强人的阳气,否则就有民间俗语所说的“人不闹鬼闹”的隐忧!正因为闹洞房能增添热闹气氛,驱除冷清之感,因而有的地方又称之为“暖房”。
欢迎交流 、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本人是Fountain&简书社区首批特邀合伙人,简书会员官方授权资深推广专员。购买尊享(以及其他各类)会员专享链接: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9aba7c25aca1(有特别优厚的返赠简书贝哦)
联系微信:gd_4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