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一个朋友问我:山雨欲来风满楼出自哪首诗,下半句是什么?
我愣了一下,想半天居然接不上话。
一直自诩文艺青年的我,折戟于此。
以至于下面我最爱的压马路运动,都没心思了,脑子里持续在苦思冥想这首诗。人前脸皮薄不好意思百度,回家之后赶紧搜索,好嘛,没有下半句,它就是下半句。
唐朝徐浑的《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我竟也成了半吊子。
现在能记起的诗词,几乎有九成都是学生时代背诵的,看过的书,也是年少时期记忆最深刻。知识爆炸的当代,吸收的东西杂乱,心也乱了。
就连我老妈,自从学会玩智能手机之后,每天追剧追综艺,也抛却了她看书的喜好。
02
后台经常会有朋友留言,等你更一次好难。讲真,我写的也好难。毕竟读书少,毕竟还年少,煲汤需要耐心,写字需要打磨。仓促而出的文字,发出去,既对不起看客,也丢自己的人。
冬日泡一杯茶,便可喝下春和秋的滋味。闲时阅一本书,也可窥探他人的喜与悲。
读书,有的人为了快速获得谋生获利的技能,有的人是为了增添阅历,提升修养,也有人,不挑不捡,管他名著还是小说,都看看。
许多人会区分小说和大家之作,包括我的家人。年少时期痴迷看小说,每次被抓包,都要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一番,要专心学习,别看这些有的没的。
但时至今日,我非常感谢年少的自己,没能放弃这些有的没的,不然现在赖以谋生的技能就没了。不会设计,不会外语,电脑只会看视频,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写写字了。
而现在,我写字,也被市场选择,每日写些段子。
03
雪是好雪,只是风不正经。这个段子火的一塌糊涂。
而当年我的老师,如何让我们写雪。黑板上三个词,风雪,故人,一壶酒。
写诗,写词,打油诗,八百字作文都可以。
大雪封山门,夜深归故人。
犬吠温老酒,谈笑见窗明。
这是我小学五年级的作文作业了,是修订最终版,关于此诗,就是另一个咬文嚼字的故事了,这里暂且不提。
现在回老家,和老师聊起来,他还言当年我悟性极高。而现在连个诗句都接不出来了,羞愧啊。
04
那么人为什么要读书?在我毕业上班之后,居然才第一次正视这个问题。
求知,脱贫,似乎是大部分人读书的原因。你我小时候读书,爸妈不停的在耳边念,要好好念书,将来考个好大学,你就有出息了。仿佛读书就是我们跻身美好生活的唯一方式。
推到奶奶那个年代,她尤其重视读书这件事,因为她吃透了不识字的苦。人这一辈子起码要会写个自己的名字吧,这是她的话。
我也问过老师这个问题,他的回答:
就和吃过的饭一样,可能长大之后就回忆不起来味道了,可那些事物已经化为了骨血,读书也一样。你读过的书,可能会渐渐遗忘内容,但阅读带来的思考,组成了你这个人,造就了你的人生。
电视剧《女王的教室》有一段台词我印象最深刻:
读书,不是非做不可之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今后你们会碰到很多很多你们不知道,不理解的事情,也会碰到很多你们觉得开心的,美好的,不可思议的事物。
这个时候,做为一个人,自然想要了解的更多,学习的更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不能再称为人,连畜生都不如。连自己生存的世界都不想了解,还能做什么呢。
不论如何学习,只要人活着,就有很多不懂的东西,这个世界有很多大人好像什么都懂的样子,那都是骗人的。进了大学也好,进了公司也好,如果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那就有无限的可能。
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间,人就死了。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成为出色的大人。
05
对我而言,读书,它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却勾起了我更大的好奇心,让我一步一步的走进这个世界。人活着,总要有点念想,不然,浑浑噩噩的活着,形同木偶,不是吗?
无论列书单也好,看小说也罢,总要一直读着。
年少的时候,读叔本华,他说:别想了,这个世界就是没意义。
大学看王尔德,他说:生活在阴沟里,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毕业后读毛姆: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老师曾说,当一个人能感觉到与这个世界的疏离感,说明他悟了,当他开始读书对抗孤独时,他已经找到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最佳伙伴,而不是方式。
你看,一个人一个世界,却都不是我的。他们读着写着,没有同类,孤独却又那么与众不同,与自我灵魂贴的更近。而我,依然在彷徨,只有继续读下去。
曾看到微博有一个段子,人为什么读书,大概是当你感到难受时,读书的人会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呼喊:蓝瘦,香菇。
你呢,有多久没读过书了?
觉得不错,请点个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