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是目前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什么是探究式学,却始终没有定论。
有一种探究式教学,教师给出问题,制定好方案,准备好一切需要的实验器材,并严格制定好实验的操作步骤,要求学生按照既定步骤一步一步完成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另有一种探究式教学,教师给出问题,学生自由组合商讨研究方案、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还有一种探究是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斯卡,表达自己的见解,却往往由于学生的思维过于天马行空,观点有时惊世骇俗,使得原本希望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显得尴尬,最终教师或忽视这些观点,或强行转到“中心思想”或“正确观点”上来。
在理论上,第一种探究是最饱受诟病的,它并不算真正的探究。因为虽然由学生自主得出结论,但整个过程学生的自主权非常小,自主的空间也非常小,自主的思维也非常小,学生的兴趣、投入程度读并不高。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安排和指示,机械的进行操作,这样的研究并未摆脱灌输式教育的取向,只是抓住了探究的形势和外壳,而没有抓住他就的核心和本质。
但在真实的课堂教育中,这种探究却是最常见到的。笔者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这样上课的教师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探究,只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教师非常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他们自主探究会是怎样可怕和无效;其次这样严格管控的“探究”最高效,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第三,“指挥棒”不动,其他任何高大上的理论都不好使。目前的考试仍然是纸上谈兵,并不让学生真的动手操作,仍然以考察知识掌握为主,对于达成这一目标,严格管控的“探究”,既迎合了领导需要改革的意愿,又不至于使成绩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