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友人推荐了鲍鹏山所著的《孔子传》,让我对孔子的一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我是一位感性之人,无论我的年龄涨到了多少,那颗易感之心始终不渝。如果硬要说岁月必须留下点痕迹的话,那么或许是这种感性变得越来越深沉,以前感动之时泪水如断线的珍珠,止也止不住,现在感动之时,多数时候则是心中暖流涌起,眼中泪珠泛起,但已不再肆意滑落。
就如此刻,想起我们华夏儿女的至圣先师——孔子,心里似乎与他很近,只是鼻子略微一酸,因为有着“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深深感恩,又有着发自内心的感伤,即便孔子伟大若此,他生时在世人眼中是累累如丧家之犬,还曾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纵观历史,那些圣者、觉悟者似乎大多是在败中取胜的,苏格拉底被毒死,基督被钉上十字架,老子独步青牛西出函谷关,陈抟老祖沉睡五百年不出山......,这些圣人能在当今世人的心中灿烂地活着,也许正与他们当初以死为代价从事他们的伟大事业分不开。
目前,在习总书记大力倡导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国人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关注度已大大提升,只是究竟有几人悟到了儒学三昧?作为一名在校中学生的妈妈,经历了多位别人家孩子身心撕裂的惨痛体验;作为一名家有重症患者治愈的幸运者,经历了多位朋友面对父母断然离世的痛不欲生;作为一名身心健康的中年人,看到了多位身边朋友中风、心梗离世而感慨震惊......,身边不少人金钱富足、权力显赫、出类拔萃,但是身心疲惫,长夜难眠!
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一篇潘麟先生主编的文章——《西式教育与中式教育的主要差异》,文中说到,关于教育,西方文明着眼于人的外在培养,是以“教”为主,可以更多地理解为教与学;而中华文明则着眼于人的内在养成,是以“育”为主,认为教育的根本在化育——“养以作善”。在我们中国,教育问题更多地表现为中西方教育理念冲突产生的焦虑和纠结,比如网络上关于中西医之辩一直不绝于耳。究其根源,在于百余年来中国的教育无视东西方文明之差异,事实上,东西方两种文明都是人类认知发展演变的结果。西方文明从人对自然的认知中发展出自然科学,从人对社会的认知中发展出社会科学,因此西式教育始终着眼于自然界和社会。东方文明从人对自身的认知中发展出了生命科学,中式教育始终关注人本身,是真正的人本教育。
我们人的一生需要处理三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深入领悟中西式教育之别,把前两种关系交给“西式教育”,把第三种关系交给“中式教育”,即交给如日月般不可逾越的孔子,同时借助于当今数字化媒体的传播优势,是不是可以拯救世人于水火之中?那时大多数孩子会不会在学习之时发愤忘食?大多数中年人会不会如曾点一般拥有暮春浴于沂水、咏而归的情怀?大多数老人会不会心有所安而颐养天年?如果做到了中西式教育并驾齐驱,我坚信这个愿望可以实现!
长夜漫漫,只因没有仲尼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