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0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脑子能够快起来,说得实际一点就是做题的速度能够快起来。但这种心理造成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一味的想做得快一些,结果慌里慌张,前面道题还没有思考清楚就去看下一道,做得越快错得越多,不会做的题目还是不会做,连原本会做的也做错了。
古语有云“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快脑不等于着急,要想快,首先要“慢”。
怎么个“慢”法呢?就是先把基础知识打扎实,就好像建一座高楼,要想建得快,必须先把地基打牢靠,不然建得越高越危险。对于学习的新知识,或者平时练习时候经常出错的地方,不要急于去找很多题目来不停的做,而是先去反复阅读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和例题,再找一些讲解得很仔细的参考书来看,协助理解课本知识。然后去做那些看起来很简单的基础题,一道一道的吃透,不仅要把正确答案做出来,还要认真的把解题思路想清楚。通过这样几个步骤把基本功练扎实,再来追求速度,这个时候才能真正的快起来。
比如说我的作文成绩,在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半期死活不去,我想了很多办法,读了很多指导作文的书,也读了许多高考范文,还读了许多名家散文、诗歌……统统没用用或者见效甚微,60分的作文老是拿个四十五六分。在高三下半期我只用了四周就迅速提高到保证每次拿52分以上。方法很简单,我把我最喜欢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阳关雪、洞庭湖、废墟、柳候祠以及其它一些写得好的段子背了一遍。
应该说不仅是背了一遍,而是背了好多遍,一旦有空的时候,我就会考考自己:“某一段文字你还记得么?”于是就开始背,背完之后把书找出来看一看有什么差错。走路、上厕所、睡觉之前都会这样不停的重复。看起来很傻,背一段文字差不多要半个小时的时间,而且没几天就忘了,还要再背一次,跟那种研究“作文速成技巧”的方法比起来不知要艰难多少。但就这么两周的功夫,比你费尽心思去研究高考作文的命题规律、评分标准,老师的判卷心理都要有用得多。
很多人将英语听力视为畏途,不管怎么练,就是上不去。可是有一个人,一点都不懂英语、通过自学,一年以后就成为英语翻译。这个人就北京逆向英语学校的校长钟道隆先生,这个速度可以算是神速,应该说已经逼近了一个中国人学习英语速度的极限了吧,那么他如此速成的秘诀是什么呢?
也是用的“笨”办法,他从最简单的ABC开始,听任何听力材料都要坚持把内容用笔写出来。第一遍听不懂听第二遍,第二遍听不懂听第三遍,就这么反复地听,直到能把每一个单词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为止。一年下来,听完的磁带放了一箱子。有很多同学是什么时候练听力的呢?睡觉的时候,特别是在宿舍里,带上耳机还可以屏蔽室友的高谈阔论。
刚开始的时候还能马马虎虎地听懂一两句,听着听着就昏昏沉沉地什么也不知道了,然后把耳机一关,睡得还挺快,听力材料成了催眠材料了。有的人一学期下来还是在听那一盘磁带,有的人走马灯似的换,什么原声电影,美国之音、疯狂英语,全都“睡”过一遍了。两三年下来,随便拿出一盘他听过的带子,还是一句话也听不懂,到了考场上还是听得一头雾水。这样的同学想节约时间,实际上却大大的浪费了时间,想在“不知不觉”间把听力搞上去,结果却养成了一听见说英语就想睡觉的习惯,这才真正叫得不偿失呢。
所以,要想练好听力,就要每天拿出专门的时间,一心一意地听,那怕有一个单词没有听懂,也不能算听“过”了。这个方法,刚开始的时间会很慢,很烦人,但只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总会先慢后快,进步惊人的。就像钟道隆用这样迟钝的方法一年就听完了一大箱子磁带,诸位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还不说听懂、写下来有完完整整地听过的英语磁带有没有超过一百盘的。你们比比看,到头来到底是谁的速度快,谁的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