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25周岁以下的网名为2.77亿,占总体网民人数的42.7%。从群体规模与群体地位上来看,青少年都应该成为网络公共传播场域的中坚力量,但现实并非如此。
一、青少年网络行为与公共传播行为两极分化——活跃与“弱为”
CNNIC对2007年网民网络活动总结:
1.网络交友火爆
2.网络娱乐行为倾向明显
3.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度不高
4.网络教育的普及率不高
5.27.1%的青少年网民有“网瘾”倾向
可见,一方面青少年群体“网络导向型生活”模式已经开启,另一方面青少年公共传播领域相对“弱为”。可分为两方面:
1.少作为。青少年将主要精力用于社交和娱乐。
2.不当作为。其是网上评论意愿最高的群体,但以使用与满足理论观之,多是情感宣泄。
二、“弱为”因素解析——主体性缺位与传播能力缺失
理论:
主体性是人作为实践主体在客体作用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自觉性、自由性、选择性。
青少年主体性指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自由、自为、自观。出现“主体性方面的无权”“社会化方面的弱权”“自主性方面的失权”。其中青少年主体性缺位是其参与网络公共传播的重要阻碍。
网络公共领域是否活跃、沟通是否有效,取决于身处其中的所有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群体认知及社会化水平。
原因:
青少年作为哲学、心理学层面的个体,并未得到足够尊重和重视。
媒介素养的缺失。
结果:
在虚拟化、去中心化的互联网面前并非完全失语,而是呈现出娱乐狂欢,甚至以反向社会化方式宣泄。
三、推动青少年参与网络公共传播之策略——增权
理论:
增权亦称赋权
Kieffer:公民的能力;社会政治素养;政治能力或参与能力。
态度、价值观和信念;共同经验的确认;批判思考所需的知识和技巧;行动。
方法手段:
1.以青少年公民意识、公民文化、社会政治素养培育推动态度、价值观和信念的建立。
2.以提高青少年群体认同促进共同经验、共同体的确立。
3.以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青少年网络参与知识和技巧。
4.以激励机制助推青少年参与公共传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