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个人公众号:世说毅语,这是当时我的第一篇文章。现在还是没什么人看,我觉得换到简书试试,其实我也不是很在乎多少阅读量,我也不靠这个赚钱,只是一种写作的爱好,但是写出来,没有太多反馈,就会失去继续写的动力,也不知道自己写的怎么样。进入正题——
这就要从一本书《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说起。查理芒格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的搭档投资大师巴菲特我想近乎众人皆知吧。书里面有句话很经典: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你知道谚语是怎么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办法”
大多数人都是拿着铁锤的人,他们脑袋里只有钉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锤进去就完了,一种学科的思维去理解世界,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学科的问题,所以我想跟着查理芒格做一些跨学科思考的尝试。
1、惯性定律
今天跨学科思考的第一站是惯性定律的跨学科思考。惯性定律对于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来说,那是再熟悉不过了,甚至可以说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对于惯性都有感知,当小伙子在街上骑自行车狂奔差点撞上大妈时,没上过几年学的大妈都会说,“小伙子,你骑这么快,刹不住的,惯性这么大,差点撞上我了(但是他们不懂惯性跟速度无关,跟质量有关)”。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惯性在物理学上的定义。
惯性定理: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我们来仔细看这个定义,首先是对象是说一切物体,也就是没有东西能逃出这个定律;然后,没有力的作用,也就是外界的推动,拉扯的作用下,一个物体要么就停在某处,不动了,葛优躺了,要么就是我原来怎么运动的,还是怎么运动,没有外力,蜗牛永远是那么慢,猎豹永远是那么快。
2、一致性倾向
看完这个惯性定律,大家应该脑子里或许会出现一些俗语,比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改不了吃屎”,“老狗学不会新本事”(没有歧视狗哈,各位主子别介意),为什么大家都会对“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那么多意见,却可能自己也是逃不了呢,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是有生活上的惯性呢,先别急,我们先看一个心理学的现象叫做“一致性倾向”。
一致性倾向,指的是人的认知和行为存在保持一致性的倾向。认知上,人们倾向于积累大量的固定化的经验,而且经常性的教条主义,不去改动过去的看法,即使有新的证据表明它们是错误的。行为上,许多人会遵循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并且强烈到很难改变。当然,一致性倾向也不是完全负面的,以往的经验,在环境没有大改变的前提下,是可以省去很多决策的时间,提高效率的。
也就是说,好的方面是,习惯健身的人会习惯健身,一天不去撸铁就难受;坏的方面是,习惯抽烟的人,一天不吞云吐雾就浑身难受;出门时,天空灰蒙蒙,带把伞是有用的,这时一般人不会太在这种事情上花时间决策,一致性选择带伞。
那么,我们这种一致性倾向,是不是很像惯性定律呢,没有外力的改变,我们始终是按照原计划进行生活,按照一般的判断那样去做决策。那么惯性定律里面有个外力,可以改变这一切,那么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有同样的外力来改变这种一致性倾向呢?
3、五分钟原理
这就要提到自我管理领域里面的“五分钟原理”,当你想去做一件事,来改变你当下的状况时,但你迟迟不肯开始,这个时候,你可以尝试去做五分钟。也许你想看书,但是却迟迟不行动,是否可以先试着读五分钟,也许你就停不下来了呢;也许你想去跑步,但是电视上的肥皂剧一直在吸引你,你是否可以先穿上鞋做个热身,也许你就想出门了呢。
在拖延症的研究中,发现很多人都有一种畏难的情绪,或者是完美主义的倾向,当他们发现一件事情很难,就会导致抵触的心理,或者是想把难事做的很完美,一直停留在对完美的设想,而迟迟不去行动,五分钟原理是对这种拖延症状的很好的解决方法。当然,有人会说,我都打了一个早上的王者荣耀,升了好多段位,就差几颗星就到王者了,你叫我去看五分钟书,开玩笑吧?
4、沉没成本
一个早上的王者荣耀,升了好多段位,让人欲罢不能的想继续打下去,这里就涉及到惯性在改变时的一个有趣的问题,很多人会说“我都是原来的那个死样了,投入那么多时间,很难改变了啊,一分钟的改变都不行”,这就要谈谈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某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已往发生的费用。
比如说,当你买了一张电影票,票价就是沉没成本,你去不去看,不应该决定于是否浪费了买票的钱,而是这场电影的是否值得你花一个下午去观看,是否会耽误后续的日程;再比如,你心血来潮买了一把吉他,那么沉没成本就是吉他的售价,你要不要继续学习这门乐器,不应该取决于是否白花了买吉他的钱,而应该取决于学习这门乐器对你以后的意义;很多人害怕转行,怕以往的经验和人脉丢了,其实他们考虑的也是沉没成本,他们没有勇气向前看,不敢根据以后的职业规划来决定转不转。
5、半衰期
也许,有人说,我就是转变不了啊,我就是沉浸在过往啊,五分钟原理对我没用,一分钟都改不了,沉没的成本不该考虑,但我就考虑啊,死猪不怕开水烫,这种顽固分子,我姑且把他们叫做“半衰期人士”。
半衰期是什么玩意?半衰期是一个化学现象,任何放射性原子的半衰期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会因为温度、外力等而改变。感性来看,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放射性原子的衰变跟原子核有关,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央,相比于电子,是更深入的一层,更封闭一点,内部的相互作用非常强,非常紧密。这就像一个不怎么跟外界沟通交流,一直活在自己世界里,自我封闭的人一样,他们的行为方式也是很难改变的,等待着他们的是既定的时间内的既定后果,就像不会改变的半衰期。
所以,对于改变这件事来说,借助外力是很重要的,要多与外界交流,要培养一个习惯,可以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要戒除某种不良嗜好,可以找人监督。这让我想到“学习社区”b站上面的一些人开直播学习,虽然可能没有交流,但是会让学习的人一直感受到有人监督,就会专心地学习,这也是借助外力,改变偷懒的惯性的一种好方法。还有人定期在微信打卡学习成果,虽然之前微信整治了这种打卡行为,但不可否认还是有其积极作用的。还有些打卡app,一群有着共同目标的人,在入群时先交契约金,如果能按期打卡就返还契约金,如果偷懒就会把自己交的契约金奖励给那些自律的人。以上都是借助外力,改变自己,戒除坏的“惯性”,养成好的“惯性”的一些很好的思路。
好了,由惯性,我们讲到了一致性原理,五分钟原理,沉没成本,半衰期,转了物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化学好几个学科,总结一下,我们都是被惯性支配的,想要不被惯性牵着走,我们要制造内生动力,先做五分钟,或者借助外力,多与外界沟通交流,很难改变的时候,要想是不是我考虑了沉没成本。
写完了,有点长,但是应该干货还是有的。跨学科思考也非常有意思。下一期,可能写生态学上的跟林德曼效率有关的跨学科迁移思考,敬请期待……
ps:声明,以上图片来自免费图片素材库https://cn.freeimages.com/,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logo设计字体感谢站酷字库的开源贡献。太久没用ps,设计的有点丑,皮一下,再找时间重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