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七零后,回首前尘,心中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这种痛,是通过今昔的生活对比产生的。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还在贫穷落后中苦苦挣扎,温饱问题一直困扰着普罗大众,那时候各家孩子也多,主妇们为了一日三餐,可谓是愁了上顿愁下顿。
科学种田在当时就是个神话,社员们采用的是古老的耕种方式,种子改良也跟不上,导致小麦亩产数量有限,能有个三五百斤算是挺高的了。
由于人口多,在每个收获季节,生产队交完公粮以后分到各户的口粮根本就不够吃,至于油料作物更是少得可怜。
我记得每年秋收结束,我家摊到的花生榨成油只有十几斤,幸亏母亲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好歹能维持到下一年。(这种状况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包产到户的政策实施以后才稍稍改善了些)
自家吃不好吃不饱倒还好说,家里若是来了客人,却绝对不能失了礼数,主妇们必定会绞尽脑汁,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
因为我爸我妈是一个村的,所以亲戚基本都在村里,闲时相互之间串串门,也不用留下来吃饭,这减轻了待客的很大一部分压力。
而偶尔来家做客的,还是我爸被生产队派出去修水库修公路时结交的几个外村朋友。
每当朋友来家,我爸陪他们坐在炕头上聊天的时候,最忙碌的当属我妈了,厨房里一番煎炒烹炸,然后四道菜上桌了。
它们分别是:大白菜炒肉;苹果片拌白糖;油爆花生米,炝拌土豆丝。
记忆里,这几乎是我家招待客人一成不变的几道菜(偶尔用蘑菇做辅料替换一个,蘑菇是我爸上山采摘的)。主食也就两样:打卤面;葱花饼。
别看这几道菜很平凡,但这已经是我妈竭尽全力才凑合出来的。我和妹妹眼看着桌上的菜馋得要命,可我妈每次都会严肃地告诫我们:让客人先吃,这是礼貌!
过去民风淳朴,人们相互尊重,每次客人总会故意把每盘菜都剩下一小半,这是给没上桌的女主人还有孩子留的。
客人吃完了以后,我和妹妹在妈妈的允许下才开始了狼吞虎咽。
小时候不懂事,看到了美食早就忘了妈妈还没吃,而当我们吃饱了,我和妹妹还在追问饿着肚子的妈妈:客人下次什么时候来……
如今生活好了,可吃什么都不是味儿了。回忆虽然有种说不出的痛,但那个年代仍然值得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