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设计师都遇到过设计稿反反复复改了无数遍依然不能让人满意的状况,这也是大家吐槽最多的问题。熬了几个晚上改的方案,在项目评审会上每个人都各抒己见,意见不一,最后依然无法确定,这是很多团队的通病。当然做为设计师改稿很正常,好的设计一定是需要经过无数次验证推翻迭代而成的,今天分享的并不是一稿过的秘籍,而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盲目的改稿。
我总结了一下反复改稿可能的几种原因:
1/设计师前期没有详细的了解业务需求,一直被动改方案,没有自己的观点。
很多设计师会认为需求分析用户分析是产品经理的工作,于自己无关,而恰恰相反。产品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互相影响的,用户界面是用户接触产品的直接环节,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有效性和吸引力。要保证这一点,设计师就不能在事后才参与设计。在前期需求分析时了解信息重点,流程界面的功能并确定产品要达到的最终目标等等,这些信息很大程度影响设计的结果。所以设计师在接到任务之前了解业务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能让后期的工作更顺利的开展。业务需求可以拆分为业务目的和业务目标。
业务目的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功能,目前存在哪些问题?找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业务目标就是指我们做的这个需求,产品需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不同的目标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围绕目标为导向去设计才不会跑偏,很多时候我们做的设计稿考虑了用户体验却忽略了业务目标,这样是难以的到上级认可的。毕竟产品能否盈利是需要业务的支撑,也是产品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2/没有仔细的分析了解用户需求,只是盲目的进行页面排版美化
用户需求是产品创造的源头,用户需求=目标用户+场景+行为+体验目标(可以参照5w2h原则来分析)简单来说就是,
用户是谁?
在什么场景下?
有什么样的目标?
...
好的设计方案,一定是能够解决某个问题的。只有对目标用户和使用场景进行来充分的了解,我们才有可能做出好的设计,同时也能做到有理有据。不同用户群体对产品功能的关注点可能都会有差异。例如年轻的用户群体对产品接受能力强,新潮的模式鲜明的色彩有趣的交互可能会比较有吸引。中年的用户则会更看重内容,和产品实用信,强烈的色彩可能并不适合他们。(关于用户目标是一个需要深入的话题)所以设计师需要针对不同用户不同场景来考虑对应的解决方案。在视觉,功能和商业需求中找到平衡。
分享一句雷军的名言,总结的非常好,和各位共勉。
“永远不要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饰你在战略上的的懒惰”
这句话套用在设计上我是这样理解的,战术上的勤奋我定义为设计师将页面的每一个细节刻画的接近完美。
作为设计师把页面做的美观好看是我们的主要工作,但是如果我们缺乏对问题的思考,设计出来的页面只是停留在好看,而根本无法解决问题,那就是战略上的懒惰。设计师在团队中可能只是微不足到的角色,但是我们要把自己最大的价值发挥出来,才能提升在团队中的影响力。
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能完成好的设计,而且一定能讲清楚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开始设计之前我们一定要明白这样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做这个功能?(业务目的)
2,产品期望得到什么样的成果?(业务目标)
3,谁来使用?(目标用户)
4,用户为什么用?(用户需求)
5,如何让用户来使用?(业务目标转化为用户行为)
错误的方案可以纠正,但是如果问题都不存在,那么我们设计对于这个产品来说毫无意义。很多时候产品并不会主动给我们提供这些信息,所以我们应当学会多问问题,多沟通,避免在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盲目设计。
3,团队成员目标不一致
解决方案存在争议往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团队成员对于业务目标和用户体验目标不一致,或者没有做好平衡。产品关注更多的可能是商业需求,交互关注的是用户体验,开发关注的是实现难点,视觉则更偏感性。目标不一致的结果只会导致无休止的争论,以及让视觉一遍遍改稿再推翻,所以前期团队要确定出一致的目标,后期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沟通,制定解决方案。
视觉虽然是感性的,但是我们应当清晰的了解用户体验目标和商业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产出符合预期的方案。同时清晰的向团队和领导阐述出这样做的目的以及能解决的问题,长此以往,我相信设计师在团队的影响力一定会逐步提升,也会得到更多的认可,自然也会避免盲目的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