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习惯性说,我还没有准备好。我还在准备当中。我是完美主义者。
当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本质只有一个,逃避。
“我还在准备中......”这无疑是最好的借口。
关于我写作这件事我一直在准备中。
我先选择简单有趣的事情做,一直在看很多的书,心理学、畅销书、个人成长......总之,做这些事没有标准,比自己开始动手写又不知道该写什么简单。
其次,我在阅读的过程中离我的写作目标越来越远。要么读了很多与我要写作的内容无关紧要的书,构不成系统的文风,思维也比较发散,没有主题。要么就是读了很多写作技巧的书,否定自己,觉得自己跟名家比起来怎么那么差,根本成为不了一名作家。
战术性搁置。当我终于坐下来准备写的时候,我开始不断地被打扰,先是想上厕所、然后口渴,手机铃声响了,有人找我.......这些都是有利于我停止写作的推手。
最后,给自己找个名副其实的理由,“不是我不想写,我一直没有时间。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的书还是没有用,我根本写不出来,我天生不是写作的料。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去考研。”于是,一个未来作家被扼杀在自己设置的“准备阶段”。
怎么破除这个牢笼,什么也不用想,就是开始写。不断写,每天写,固定写。懂得道理越多往往越写不出来,那就直接开动吧。当我意识到这一点,作品数量反而比以前多多了,哪怕每天只写五百字,一个月下来也能写15000字。
我们家的典型准备代表人物就是我爸爸,他总是习惯性的给自己找理由,他一直有个写作梦,也曾经每天坚持写一篇,打算一年下来就是365篇。我小时候听他讲的最多的话就是,“我要是坐下来写,谁去养家糊口啊,我是没有这个条件了。”现在他年老了,退休了,每天在家无所事事,又开始拿起笔来写作了,每坚持一段时间就搁置,我问他最近写的怎么样了,他就说“我日子又不是不得过的,我也不抽烟不喝酒,我就当个爱好玩玩。”要么就说:“我不去费那个神了,万一出名了家门口天天被围得水泄不通,还不够折腾的呢。我不想出那个名。”
他这辈子应该写不出一本书。反观我妈妈,一天书没有读过,一篇文章没有写过,干起直播带货手到擒来,每天两三千的营业额,早就实现了价值创造。
我妈妈有准备过吗?她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帮助我妹妹打暑假工在直播间一起帮忙卖货,发现居然比她们卖的好,而且一点也不费力,试了几天居然比老板本人卖的还要多。在此之前她可从来没有想过的,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学习过任何技巧,有的就是年轻时做过小生意的经验。如果她把这件事想的太复杂,先去培训学习,再去练话术,再去试播,一切准备就绪以后,估计她在镜头面前也该笨嘴拙舌了。
准备,是逃避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