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在一起,父母常常要面对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比如,孩子会数数以后,常常问:比一百大的数是多少?我答道:一千;那比一千大的呢?一万;那比一万大的呢?……
无论怎么回答,孩子都不会满足。最后,她直接说:爸爸,你告诉我世界上最大的数是多少。
我说:世界上没有最大的数,最大的数是无穷大,是说不出来的。
但她不能接受这个答案:怎么会说不出来呢。
于是,我给她演示,100个2乘起来,这个数大概等于1后面30个0这么大。这个数已经很大了吧。但1亿个亿乘起来呢?这个数,1后面的0,我们一个人花几百年的时间来不停地写,也写不完。但这个数还不是最大……
还有些时候,孩子会问:为什么有男人女人呢?我告诉她,细胞内有染色体,来决定我们的性别。
还有些时候,孩子会问:宇宙中最大星球是什么?我和她一起在网上找银河系和星云的照片和科普视频。
只要是孩子问出来的问题,我总是尽可能地回答。于是,她知道了太阳系有9大行星,知道世界上有100多种原子,知道了生物的进化,知道了很多似乎是她这样的年纪不该知道的知识。
有时候,其他朋友看到了,会有疑问:这么小的年纪,你给她讲这么复杂的知识,她能懂吗?或者说:她这么小,你让她学这么难的知识,难道孩子不累吗?
小孩子能不能懂呢?这要看你是怎么去理解“懂”的。
对于中学生、大学生,他们要“懂”得所学的知识,就意味着要理解并背住书上的文字、数据和公式,并能用这些知识来完成困难的习题。
但对于小孩子,需要背住吗?不需要!需要理解吗?不需要。给孩子讲的所有知识,看似高深,看似困难,其实都只是一些简单的概念而已。既不让孩子用纸笔完成什么习题和考试,也没有要求要孩子去理解记住,然后在不相干的人面前进行天才表演。但要说“懂”,小孩子还真能懂这些知识,只是懂的方式,懂的程度不同而已。
那么,这么小就去学这些知识,难道不累吗?
要是父母主动地,有计划地安排孩子去学习各种知识,去培养神童,孩子当然会学得很累。但孩子在学习吗?没有。她只是兴趣所致,随口问问,我们也是随口答答。孩子并没有考虑问的知识难不难,自己能不能理解,我们也对她的问题东拉西扯,并没有标准的答案,标准的界限。
有些问题,她听了个答案,就算了,转个头去玩其他的。有些问题,让她思考了,让她不满意了,就会继续缠着问个不停。如果这些问题让她难,让她累,孩子会继续问吗?肯定不会。
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在平时的生活中,莫名其妙地接触到某些看似很高难的知识,都有可能突然顿悟并看懂。传说,高斯在不能说话时,就坐在父母的肩膀上,饶有兴趣地看着当会计的父亲在计算。一开始,他肯定是看不懂的。但在三岁时,小高斯某次看到父亲的计算有误,马上就指出并纠正。如果没有从很小就长时间地无意识地接触,小高斯能有那么高的数学才能吗?肯定不会有。
这样的故事很多。但有些父母可能会说:“高斯,几百年才出的天才,普通人怎么能去比呢?”其实,人的智力是不断进化的,现代人的平均智力,肯定比高斯那时候的高。另外,在高斯的年代,有多少人有机会接受教育呢?或许只有数百万,千把万而已吧。现在呢?几十个亿。以前平均几千万人才能出一个的天才,现代的社会,都可以批量进行生产了。
有些父母还会说:“我不奢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高斯那样的天才啊,那样的人生该有多累啊!”其实呢,高斯的父母也没奢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有少数人,似乎从遗传上来看,一生下来,就注定要成为天才。但大多数后来成为天才的人,父母也是普通人,父母也没有周密地计划,让孩子成为天才。比如高斯,比如牛顿,比如爱因斯坦……
那么,象高斯那样的人生,很累吗?如果把高斯思考的问题,拿给我们这些普通人来看,来研究,肯定会头痛不已。但对于他本人来说,思考数学,就像鸟在空中飞翔,鱼在水中游泳一样,那是最自然不过的。
有了天赋和兴趣的加持,对其他人难得不得了的事,对某些人,却是很轻松,很写意。别人的人生很累,只是我们这些普通的旁人,看上去很累而已。其实,对于早早就失去了潜能和兴趣的我们,就算只做些普通的不难的事情,人生也很累啊!
当然,如果父母一开始就有计划,要把孩子培养成高斯那样的人,从小就进各种早教班学习,这样的人生肯定会很累。因为,任何早教班的智力开发,都不如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熏陶。而剥夺了孩子期望的自由的游玩情境,去参加刻意准备的兴趣班的学习,即使孩子再有天赋,也有可能慢慢地失去兴趣。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童年太累,不让孩子参加各种早教班,但同时,也不会让孩子接触父母自己认为太高深的知识。即使孩子被兴趣所驱使,提出各种疑问,也可能被父母忽视甚至压制:“你这么小的年纪,干吗问这些问题?”
这样的父母,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那些害怕孩子早教童年太累的父母,不少人,并不是坚定的“人生就该轻松”主义者。到了后来,看到孩子成绩比不过人家,看到孩子进不了各种名校,又逼着孩子去报各种补习班、提高班、奥数班。早期害怕累,后面会更累,而且,有些能力,早期开发很容易,早期开发也并不累,但后期再补就很难了。
所以,当孩子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当孩子提出父母认为远远超出其年龄应该问的问题时,父母不要简单的逃避、忽视甚至压制,请珍惜孩子的那一颗好奇心,请珍惜每一次可以熏陶的机会,耐心地给孩子回答和反馈,或者与孩子一起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知识和视频,不要把知识分类,给孩子设限,认为某些知识,孩子一定要到了某些年龄才可以接触。
不给孩子设限,并不是要求或奢望孩子一定会成为某种天才,而是让孩子在将来的成长中,有更高的发展上限,有更宽的选择空间,有更轻松写意的人生!
扎克伯格在自家网站Facebook上晒照片,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但吸引大家眼球的,还是小扎手里拿的一本书:《宝宝的量子力学》。
想到量子力学这么高大上的知识,小扎的宝宝一岁不到就已经在接触了,我们也没有必要纠结于自己的孩子接触什么知识时,会太难了。
不过,看到别人的宝宝,原来在这么努力,有些父母,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开始焦虑了……
你们的关注和点赞,是我写作的动力!
育儿经验:
父母如何启蒙孩子的英语?其实很简单!
“别人家孩子”数学很牛,自己孩子该怎么办?
掌握几个简单小技巧,辅导孩子背诵不再难!
学习方法:
比“过目不忘”还好用的背诵技巧
少年,你成绩都那么差了,真没必要去刻苦学习!
跑步秘诀:
Howhowfire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