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继昨天怀念吴孟超院士后,今天同样撰写一篇怀念袁隆平院士的文章,希望从两位的高尚精神中获得些许正能量。
第一次听到袁老的名字,还是在二十年前的初中政治课本上,当时对于杂交水稻,乃至这个名词对于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巨大意义还是非常懵懂,只知道我们需要学习袁老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精神。
现在,斯人已去,精神长存,袁老的事业为农业科学的发展推波助澜,最重要的是,通过杂交水稻技术,喂饱了更多人,让更多人不再忍饥挨饿。
从各种报道中,我了解到袁老在今年年初时仍然坚持做着科研工作,在此我感到非常敬佩和感动。
可以说,袁老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也是为自己的高尚目标所努力奋斗的一生,袁老胸怀天下,并造福天下苍生的精神也终将激励我们一代代人勇往直前。
1
这是一段来自于为袁老陪夜的同事的回忆:
老爷子在住院期间,无论清醒状态,还是迷糊状态,口里常常念叨‘杂交水稻’今年种多大面积、制种产量多少、什么时候收等。
袁老在病重之时,仍然念叨着他的事业,说明这份事业在袁老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是啊,这是他毕生的事业,他在杂交水稻上付出了无数的辛劳和汗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早已印刻在了他的心中。
也许,袁老在清醒的时候,会有些许遗憾,因为他也许知道,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即将离开这份伟大的事业,从此他再也无法下到稻田,看看那些迎风拂动,长势喜人的水稻。
也许这些稻田里的水稻也在哭泣,但它们是有着袁老基因的水稻,相信在短时间的悲痛之后,会擦干眼泪,继续向着太阳,向着天空茁壮成长。
对杂交水稻事业而言,它的引领者,它的灯塔已经离开了,这确实是一种遗憾,不过可喜的是,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已经培养了足够多的学生,可以说是后继有人,而且这些科研人员自己也在“生根发芽”,最后一定能够成长为同样的“超级水稻”,继承袁老的遗志,沿着同样的道路继续追求。
在杂交水稻事业上,“星星之稻,可以燎原”,一旦燎原之势已成,何愁杂交水稻不会遍布整个世界,让这个世界没有人再忍饥挨饿呢?
2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就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这是袁老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是对于他毕生追求的事业的总结,而他在即将告别人世之际,对于杂交水稻的挂念和念叨,是对于这一目标的最后收尾,但并不是结束,对于这份事业而言,只是一种承上启下。
综观袁老的目标,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远大的目标,因为一旦这个目标能够实现,那么可以说,我们的整个世界都不再会有饥荒问题存在,每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都能得到有效保障。
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对于我这样的菜鸟而言,会有一种拍科幻片的感觉,能够想象那时的稻子是如此高大,不仅庇荫了稻子下乘凉的人们,也真正庇荫了世界人民。
从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到袁老的“让所有人远离饥饿”,都是一种非常远大的目标,值得我们学习。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我们都需要有人生目标,无论这一目标是否远大,但至少是要有目标,没有目标,人生将会变得浑浑噩噩,将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人生。
比如,我们的目标可以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或者是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世界。
又或者,我们的目标可以基于自己的情怀和专业技能,设立一家自己的“社会企业”,为社会中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
又或者,我们的目标也可以像这些大师一样,成为自己所在领域和专业的大师,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孜孜不倦。
3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我们说,要有效达成一个目标,往往需要将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可以执行的任务,每一个任务都对应一个关键结果,这些关键结果是否能够有效达成,将对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产生影响,OKR的精髓就是如此。
如果说2中的两句话是袁隆平的远大目标,那么这句话就是他为了这一目标而做出的努力,这些努力并不是那种以月和年为单位的,而是彻彻底底地分解到了每时每刻,所以说,袁老除了在家,就是在他那最喜爱的试验田中。
当我们有了自己的目标之后,一定要踏踏实实,沿着这一目标而努力,不要有任何的心浮气躁。
心浮气躁会让我们永远浮于表面,无法真正深入到事情本身,也无法让自己的精神沉浸在事情本身,同时会有太多对我们产生影响的东西。
向着目标进发,其实就是一种马拉松。一个从未跑过马拉松的人,一定会被马拉松全程的公里数所吓倒,但当我们开始尝试之后,我们就会向着原本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而努力前进,直至最后达到终点。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向着目标进发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极限运动,甚至这样的极限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
而袁老其实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最终完成了这场极限运动,也最终达到了目标,同时也带来了更多能够完成后续目标的后备力量。
4
搞科研,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应该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如果不尊重权威、不读书,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如果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创新就没有了空间。
对于科研工作,袁老以他毕生的经验告诫我们,科研的本质就是创新,而要真正实现创新,那么就需要有正确的理念加持。
正像袁老说的,针对书籍知识和权威专家,我们需要掌握好一定的平衡。
完全依靠书本和权威,那么最终创新将会被扼杀,任何学科都会停留在书本和权威所“定义”的高度上,永远无法实现突破和裂变。
这就像是历史上的“纸上谈兵”。在著名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抛弃了一代名将廉颇的防守策略,转而以一种主动进攻的态势去与处于优势的秦国大军开战,最终战败,并导致几十万赵军被战神白起所坑杀,从此赵国元气大伤。
但是完全忽略书本和权威,那么就相当于是一种空中楼阁,你既不了解前人研究出来的最新成果,也不了解那些基本的知识结构,有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做一些重复性的研究,而这些研究其实早已由前人完成了。
另外,任何创新从来不是空穴来风的,而是要通过大量的实践,以及对于规律性东西的总结,从中发现一些潜在的创新点。
想必我们在学习物理学和化学时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即物理学和化学都是实验科学,很多结论和真理的获得不仅仅是对于现象偶尔的灵机一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实验结果将最终的规律摸索出来,很多创新结论都是通过脚踏实地的科学实验所获得的。
5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这句话从科研转到了做人,即如何做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的人”。
如袁老和吴老这样的大师,不仅仅有过硬的本领以及超越时代的贡献,他们往往也具有更为高尚的品德,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入理解。
袁老的这句话,可以认为是一句具有很深哲理的话。
什么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呢?以前的观念认为身体健康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健康的人,比如每天从食物中获取了足够的营养,每天坚持一定的运动等。
而后面随着心理学的逐步兴起,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因此心理健康也是评判人是否健康的指标之一,而且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心理健康也日趋重要,新闻里也经常出现因抑郁症自杀的新闻。
所以说,要评判一个人是否健康,身体、精神和健康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我们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个,否则就可以称为一个不健康的人。
这就像一颗种子,最终决定种子是否能发芽的,不仅仅是外界因素的天时地利人和,更是要确保其自身是健康的,否则,纵使环境再好、土壤再好,温湿度达到了精准的水平,也无法确保种子的发芽。
无法发芽的种子没有未来,最终只能在土壤里腐败。
同样,对于人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真正健康的体魄和精神,又何谈生活,又何谈事业呢?
我们不应该将自己锁在自己营造的牢笼中,将生活完全沉浸在了忙碌的工作中,而是需要在工作之余,真正关心自己的健康:通过食物和运动,成就一个健康的体魄;通过日常的心理调节,并给自己适当预留间隔期,确保自己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健康状态。
这也是我们能否实现人生目标的必要条件。
最后
短短的六千多字,两篇文章,远远无法涵盖吴老和袁老两位大师的一生,以及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感动,我会继续学习他们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