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我到浮桥石崎农贸市场买菜。
我原本一直在泉州老城区转,老城区的四大菜市场都被我踩得没草了。
东菜市场,那是离老家最近的菜市场,也是我最熟悉的菜市场,市场里卖菜卖鱼的大爷大婶们都和我相熟,有好东西,他们会给我留着,有时需要什么我也会提前打电话给他们,缺几块钱什么的也不计较,下回补上就是了。
西菜市场,原本在西街,那时候离家也近,经常也会去逛逛,尤其是开元寺就在前头,农历二六勤佛,礼佛完毕,顺道西菜带点东西回家,很正常的事。而阿佛润饼皮也在附近,一到清明,买润饼皮、买海苔什么的,更有理由去逛逛咯。后来,西街改造,迁移到了西门外,除了一次朋友聚餐,说那边晚上的烧烤厉害,便很少再去光临。
南菜市场,海货最多,最新鲜,也最便宜,周末早上要是早起,我也会去逛,完全是为了海鲜。早上八点之前,七中门前的道路全被小贩占满,那个早市的热闹,没去的怎会知晓?
北门并没有大的菜市场,零星卖菜的倒是多得是,就比如各个小区楼下的菜摊一样,为了方便而已,成规模的木有。
但曾经有一个超级大的中菜市场,就在中山路,估计很多人都忘了,那在七八十年代,是全市最大的菜市场,所有浔埔的阿姨、大坪山的阿姨、菜洲的阿姨等等,也就是最新鲜的海货、最细嫩的青菜、最优质的农产品,都会出现在那里。
中菜市场原本在泮宫里头,靠近文庙。不但卖蔬菜肉禽海鲜干货,也出现了许多知名的小吃,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铁记卤面。福建的卤面享誉天下,莆田卤面、漳州卤面,都不输任何北方的面食,而泉州卤面能与之齐头并进,铁记的贡献不可抹杀。
当年还有一家老记面线糊,也在中菜市场的泮宫口,那也是相当出名,鱿鱼一大只掺在里面,整碗面线糊鲜得掉光了眉毛。
这些卤面、面线糊之所以好吃,原材料的新鲜勿容置疑,还有就是每一碗都得精工细作,单说铁记,他家的特点是一碗一碗地煮,想吃就得等着,有的是想等的饕餮。
之所以如此细心地制作,是因为他们服务的对象大多都是农贸市场里面那些卖鱼卖肉卖菜的农民渔夫船工,别小瞧了这些广大的劳动人民,因为唯有他们,才最懂得什么滋味才是最本真最地道最新鲜最当季最原始的好料。
劳动人民不讲究什么小资的环境,一碗面线糊他们可以蹲在路边吃,一手端碗,一手拿着油条,好吃他们会大赞几声,一传百,百传千,铁记、老记也就这么传出名了。
泮宫改造还原成历史文化古迹以后,中菜市场一半迁移到龙宫,变成了龙宫菜市场,一半迁移到新门街,变成了新门街菜市场,这两个菜市场的规模也相当大。
但改造后的菜市场环境雅致了不少,也就没了蹲在路边吃的美味了。
我很少来浮桥的石崎菜市场,早就听说它的大名,东西齐全,价钱便宜,不来不知道,一来还真吓一跳。
早起七八点钟,我像所有泉州新妇一样,脸都没洗,头也不梳,就奔往市场,这形象和人家讨价还价自我感觉很亲切。
石崎菜市场真如传说中的一样,什么都有,小吃------菜包、鼠仔包(别恶心,是鼠曲草做的,非常美味,春天当季美食)、菜粿、芋粿、炸枣、醋肉等等,琳琅满目,什么都有,肉禽、面食、水丸、海鲜、豆类、贝壳类、估计除了人肉不卖以外,什么都卖。周六,人挤人,我手上提着重重的东西,都不知如何拍照,遗憾了。
不远处,有一堆人围着一辆小三轮车,旁边还有人蹲着吃东西,浮桥毕竟离老城区隔着一条笋江,人文更淳朴,不矫情。我赶紧往前凑,原来是一位老大姐在卖番薯粉圆,满满一高压锅的番薯粉圆,一下子就见底了。
老大姐长得结实黝黑,一看就是地道的农民,泉州的农民都很自信,大姐声音洪亮,笑呵呵地大声喊道:没了没了,明儿再来吧。
我说:再捞捞。
大姐真就再从底部再捞起一碗,一碗5元,我像抢到宝一样,把手上的东西搁在路边,也跟大伙一样,就着漫天的灰尘,呼哧呼哧地吃了起来。(浮桥认识我的人少,也就放开了形象,哈哈)
番薯粉圆,以番薯粉拌上虾皮、花生、肉丝、葱花,捏成圆,下锅煮,加上面线、花菜、小白菜等,是泉州人民的一道家常美味。
大姐的手艺不错,很有妈妈的味道,难怪一锅没几分钟就卖完了,按照如此发展,会是新一代的铁记老记。
这趟石崎菜市场的经历,真的很感叹,好吃的东西不一定在高尚的餐厅,厉害的厨师也不一定在米其林,真正的好滋味是最纯朴的家的味道,而噪杂的菜市场更是藏龙卧虎的地方。
欢迎来到“草草啖盐说蜜”,喜欢我的菜,就点赞转发收藏吧。
图文原创,作者天心草(寸草天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