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朋友和我聊了关于理想与现实的问题。
我和她都即将毕业,但二人都十分相似,不打算直接就业,而是选择考研。
在我国,考研志愿只能有一个,报名了那就考这个学校。不像高考,按照成绩来决定选择范围。
一切都充满未知。
她想要保研,那么可能保研到一个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够企及的学校。但这就如同在一个平面上行走,毫无进步。
我也是如此。倘若我选择保稳的学校,我可能在以后就业上有更多的资源,但是我的眼界和我的平台也就可以说仅限于此。
如果我放弃稳定,选择心目中理想的院校,那么我可能来到一个新的世界,有个新的视点。
为什么我如此强调环境的重要性呢?
大学两年,不同学校在我们两个身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应。
她认为一般的学校成为我需要冲刺的学校。而如果当初没有那些事情发生,现在我应该和她一样。
所以说,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
她和我说,眼界是很虚无缥缈的东西。有时候看得越多其实未必真的活得快乐。
而我却一直觉得眼界是快乐的一个因素,你的世界大了,那么拥有拥有过的东西对你来说也就可以不动性了。这才是生活的智慧。
这一点我觉得我不能说服她,她也不能说服我。
回到问题最初,其实我并不清楚自己要选择哪一条路。
前者求稳、现实,这是对生活的较好的选择。
后者冲刺、理想,这是对人生的较好的抉择。
其实先排除二者对后面的影响,先分析考研难度。
她有一句话非常启发我,那就是材料相同,大家起点其实都一样。为什么你不行呢?
为什么我会觉得后者更大?那是因为我的环境、我周围的人是怎样的,他们成了我衡量自己的标准。这是我苦恼的地方。
那么也只不过是一个不确定的标准,可以忽视。
那就只看带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