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上公王匡攻占洛阳,活捉王莽的太师王匡、国将哀章,将他们一律斩首。冬十月,奋威大将军刘信在汝南击败并杀死刘望,严尤、陈茂一同被杀,所属郡县望风而降。
[点评]
王莽的最后残余势力被消灭,更始军的“ 王匡 ”杀新莽的“王匡”,丝毫没有手软。
更始帝准备定都洛阳,任命刘秀代理司隶校尉(京畿总卫戍司令),派他先行到洛阳整修宫室、府衙。于是刘秀设置僚属,给各级地方政府下达正式公文;处理各种政务一如前汉制度。
京师三辅的官吏向东迎接更始帝,看见更始帝手下的将士一队一队的过去,其中有些将领用头巾包头、身穿妇人衣服,没有不笑话的。等到看见司隶校尉刘秀的僚属,一个个穿着整齐的前汉官府,都高兴得不能自已;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官吏忍不住流下眼泪,说:“没想到今天又看见了汉官的威仪!”于是有识之士都归心刘秀。
[点评]
刘秀的领袖气质与管理才能可见一斑。
更始帝北上定都洛阳,派遣使者分头晓谕各郡、国:“抢先归降的,恢复他的爵位、官职!”
使者到达上谷郡(河北宣化),上谷太守扶风人耿况前来迎接,并献上印信、绶带。过了一夜使者也不把印绶交还耿况。郡功曹寇恂带兵前来见使者,要求发还印绶;使者不但不给,还说:“我是更始帝的使者,你竟敢威胁我!”寇恂说:“我并不敢胁迫使君,只是私下里对你的错误做法感到痛心。现在天下刚刚安定下来,使君持节传达天子的命令,各郡、国没有不伸长脖子、洗耳恭听的。可是现在刚刚到达上谷县就毁弃朝廷信誉,这还怎么向其它的郡国发号施令?”使者装聋作哑。寇恂叱令手下假冒使者之命把耿况传来;耿况一到,寇恂进屋取出印绶就给耿况带上了。使者无可奈何,只好传达天子诏令;耿况接受诏命后告退。
宛城人彭宠、吴汉逃命来到渔阳(北京密云),他们的同乡韩鸿是更始帝的使者,受命巡视北方郡、国。韩鸿以更始帝的名义下诏,任命彭宠为偏将军,代理渔阳郡太守,任命吴汉为安乐县令。
更始帝派遣使者招降赤眉军。樊崇等人听说汉朝复兴了,就留下部众,带领二十余名将帅跟随使者来到洛阳朝见更始帝。更始帝把他们全部封为列侯。樊崇等人因为没有得到封地,而且原来的部众逐渐背叛逃亡,于是就找个机会逃回去了,重新掌控自己的武装力量。
[点评]
绿林、赤眉是新莽末年最大的两支农民武装,如今绿林军创建的更始政权已经确立,绿林和赤眉之间如何定位是一个重大课题。赤眉领袖樊崇无心与绿林军争霸,愿意把这几十万人马都交给更始政权,统一听从刘玄的号令。然而,刘玄对这些高级将领却不作任何安置!封的侯只是一个空名号,其他任何待遇都没有。樊崇带着二十几个高级将领离开了洛阳,他是带着愤怒离开的。两年后(公元25年),勇悍绝伦的樊崇率领三十万赤眉大军攻进长安,刘玄将为他轻率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王莽的庐江连率颍川人李宪占据本郡,自称淮南王。前汉梁王刘立的儿子刘永到洛阳朝见更始帝,被封为梁王,建都睢阳(河南商丘)。
更始帝打算派亲近大将巡行黄河以北,大司徒刘赐建言:“南阳刘姓宗族子弟中只有文叔(刘秀字文叔)可以胜任。”朱鲔等人认为不行,更始帝心生狐疑。刘赐百般劝说,更始帝这才任命刘秀代行大司马职务。刘秀持节北渡黄河,巡视、安抚各州、郡。
[点评]
更始政权定都洛阳后,最重要的事情是扩大战果,把全国纳入管辖范围。王莽虽然死了,但很多地方还是新朝的班子,刘玄需要派遣接收大员前往各地,把地盘纳入旗下。
刘秀被任命为河北的接受大员。只要刘秀呆在刘玄身边,就随时可能有杀身之祸,因为即使刘玄不想杀他,害了刘秀的大哥刘縯的大司马朱鲔和李轶等人,也会找机会干掉刘秀,并且,正是朱鲔等人坚决反对刘玄放刘秀北上。在刘玄和刘秀之间有一个解不开的死结,那就是刘縯。即使刘秀再韬光养晦,表面装得越若无其事,越给人城府深的印象,连朱鲔等人都已经感觉到了。
经过刘赐的再三劝说,加上刘玄的麻痹大意,他最终任命刘秀为代理大司马,作为更始朝廷的钦差大臣,持节北渡黄河,镇抚河北各州郡。刘玄到底还是防了一手,他把跟随刘秀在舂陵起兵的那些刘氏宗亲都扣了下来,劝刘秀起兵的李通也没有放行。和尚可以走,但这些庙必须留下。
刘秀此去犹如龙归大海,一举奠定中兴大业之根基。
更始帝任命大司徒刘赐为丞相,派他先行入关整修宗庙、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