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至17日,我有幸参加了省语言文字办公室组织的“第十一期山东省书法骨干培训班”。这次培训我收获颇丰:了解了什么是笔法、结字、章法;知道了练习书法的一些技巧;懂得了从哪几方面去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同时很开心结识了很多老师朋友...…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彻底改变了我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观。(临出发前还曾和一位朋友争论过此问题。)之前我认为书法作品写得像,写得工整漂亮就是好作品。听了专家的报告后,我明白了技法不是书法的表现对象,书法一门是表情达意的艺术。书者通过手中的笔来表达对社会的认知,或表扬或批判。它是笔墨、感情、空白的融合。好的书法作品一定要有书者独特的风格,有创新之处,给人以清新醒目,眼前一亮,扣人心弦之感。我由之前对书法作品艺术的欣赏,从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到现通过老师的讲解略知一二,真切感受到了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妙在其中、美不可言,真可谓美哉,妙哉!虽吾手书不出,但吾心向往之。
11.13日
上午,我们到山东省文化馆参加了2019年汉字评审活动启动仪式暨第十一期山东省骨干书法教师培训班开班式和石墨镌华——第九届历代著名金石碑帖粹展。徐福华老师结合自己搜集的历代碑刻拓片,如数家珍般给大家的讲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下午,原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胡抗美先生给我们做了报告《解读书法之美》,胡先生连续四个小时讲授,中间没有休息。人品如书品在他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晚上,张志庆老师给大家作报告《从第十二届国展谈起》,他从一个评委的角度告诉大家参展时注意的事项。
11.14
张志庆老师给我们讲了书法的四境:
一.得器,即笔法、结字、章法。
二.得法,法重在知其所以为,也就是解决如何写的问题。
三.明理,所谓明理就是摸古人的想法,体会作者的心意,解决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
四.有道,书写者要不断提高学术素养,修养品行。
张老师形象生动幽默诙谐的语言,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例如“黄庭坚的字最好不要碰,它属狗皮膏药的,粘上就撕不下来。”“落款不能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学习书法选择的方向很重要,就好比骑着自行车上月球,准备的越充分,死的就越快。”
11.15
朱茂刚老师给我们做了题为《篆籀笔法的传承与演绎》、《隶书摩崖石刻临摹》的报告。他的书写让我体会到了篆隶书的古朴、稚雅与大方。
11.16
马涛老师结合自己多年学习书法的经验,借助他手中的字帖和演示,给我们讲了笔法、字法、章法。他用自己的一套经验,采用公式法的训练,教我们找准一点,仔细读贴,发现特点,反复临摹。他的这套经验对于初学者的我来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使书法学习变得不再那么难,只要方法对,按照做就是了。从他的分享中我体会到学习一定要开动脑筋,只有带着思考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听马老师讲解的方法,同样可以适用于语文教学 。如习作教学,我们先找准一点,比如作文如何开头,给孩子们搜集名家习作开篇范例,提炼出作文开头的方法,像开门见山,或采用倒叙等,学生记住方法,逐一练习直至学会熟练应用。还可以运用此法训练学习作文如何结尾,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等等。这样分解作文各部分,然后再逐一击破。训练熟练,内化于胸。听马老师的课,说真的我书法技能没提高多少,倒是给了我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带来启发。因为书法是技能课,不是光听明白,懂得了道理就能表现出来,同样语文英语等科目的学习,也是需要大量的技能训练,而不是仅停留在纸上谈兵似的方法指导上。
马老师所讲我归纳总结为:仔细观察是学好书法的基础;动脑思考,揣摩笔法是写好字的关键;反复练习,内化于胸是学好书法的途径。
晚上逄老师用幽默诙谐语言告诉我们学习书法先从古人那里习得精华,比如学习写唐楷不要直接从唐代经典入手,而是先学习北齐以前的碑刻或唐人抄经。北齐的碑刻具有宽博、朴茂、雄浑、厚重的特点,我们山东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7.
我还知道了书法的气象有三类,一类是山林之气。其代表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它集天地之精华。第二类是庙堂之气,具有家国情怀,代表作如颜真卿《祭侄文稿》。第三类是书卷之气,代表自我抒发,其代表作如苏轼的《寒食帖》。艺术是相通的 ,文章的立意不正是如此吗?逄老师时时刻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观察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中汲取书法创作艺术的素材,获得书法创作的灵感。道法自然,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佩服!佩服!
最后讲课的这两位老师均超级幽默,但他们有相矛盾之处。马涛老师认为书法学习从笔法练习入手,逄春伟老师强调学习书法从章法入手,貌似矛盾,我静下心来细细思考,实则不然。他们所教授的对象不同,基础不同,当然注重的侧重点就不一样。
最后,感谢省语办李老师组织本次学习活动,李老师敢讲真话,做真实自己,想为教育干点实事的教育情怀也深深吸引着我,影响着我。感恩讲课的老师们为我带来的海量信息,让我脑洞大开,眼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