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际间不停地意义表达和话语交流,意义在不断地生产。最终,人们犹如挂在自己所编织的意义大网上的蜘蛛,分不清现实和自己所建构的意义世界。误把自己建构的意义大厦做为现实。为了意义自清自净自善,文人,专业打捞,打造,遗漏,遮蔽意义的专业文人出现了。一代代所谓的经师出现了。直至后来学校职业语文教师队伍的介入。
或打捞弥漫文本各处的意义,或有意无意遗漏遮蔽文本意义,或寻找令人信服的证据,是文本生成与解读的乐趣与真实功力。那些善解读者,那些在课堂上文本解读出彩者,正是掌握了如何打捞文本意义的法子,并善于各方证据推理,让学生亲耳亲眼看到了文本意义的光和热,并切实经历着文本意义发掘过程的乐趣。
这种语言的解码编码游戏培养着一代代的意义生产者和阐释者。直至个体生物肉体耗尽。而那些以各式各样的意义却通过文本贮藏,并通过所谓的语文教师和学科领域的文艺学者传承着,拓展着。
意义的创造,意义的解码,意义的编码…,这些人之为人的社会集体行为,推进着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在这种意义狂欢中,因为社会阶层个地位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既定意义架构角度,观察点。即,视角不同,看到的场景就会不同,框架不同,被释放出来的意义大小多少也不同。
为了在意义编码和解码活动中,便于观察点,站位角度一致,提高沟通合作效率,一种作某种社会交际活动的潜规则:交际模板_体裁出现了。这些被人仅仅作为语言体式的体裁无形中成了规约人们意义编制和交流的模板。靠着这种约定俗成的交际模板_体裁框架,作者行文有了整理写作思路的矩阵,读者有了基本的期待的地平线。
每一个阶层的话语群体都有自己用语言编码的做事惯习_话语体裁。并且这种惯习,被这个阶层的话语成员所代际传递。成为一个阶层成员的通行证。要成为这个文化话语社区的成员,没有掌握这种话语体裁很难被这个社群所接受。一如学者圈的刻板的学术论文对决基层教师随笔式的教研论文,决定了谁也不能真正进入对方的意义交流圈子。可能也正是这种体裁偏好,使意义的传达和创造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即不同体裁框架的选择,有可能体现出作者阐释者的偏见。采用不同体裁框架,传达的意义就大大不同了。体裁框架会左右了读者对隐含信息的理解和评价。
不同体裁的熟稔和掌握,使公务员,教师,工程师,记者,编辑,教授等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有了区别和不同的话语特权。这也解释了不同社群难以对话和理解的原因。加上不同社群和圈子的文化传统,又使这些不同的话语群体对意义传达模板_体裁选择具有了不同的偏好。
这种意义传达模板__体裁使用偏好,使不同社会地位和职业的工作者有着不同的经验和意义传达风格。如一线教师更喜欢经验总结式的写作或者日志抒写,不太关心考据。记者的的新闻更关注故事。警察的犯罪记录更关注证据,医生的问诊更关注病症的描述,学者的论文更关注理论基础…………
这个体裁概念,这个既定意义架构的框架,虽然让人类的意义传达有了效率,但也是个看不见的认知陷阱坑。即体裁作为一种经验的观察点,一种视角,它既可以塑造人的主观思考框架和社会身份,又无形中局限了人的视野,有意无意地遗漏着,遮蔽着相当多的文本意义,也使不同阶层的人无法更加准确,全面,客观地意义沟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为了更加全面无偏见地传达意义,话语体裁系统只有不断地升级迭代,各类话语体裁相互侵殖和杂交,弥补自身意义遗漏的漏洞。因此,现实中那些杂交文体,如两栖文体如散文,随笔,非连续文本等风生水起,几近主宰了中小学的语文课本和公民阅读媒体。
既然是人类意义交际的模板,任何体裁的阅读和写作,如同任何其他技巧一样,是可以由经验丰富的人传授给新参与此类文本解读与创作的新手,包括未来的公民…中小学生。研究体裁的意义乐趣和动机可能也在于此吧。
了解体裁系统,了解它们传递生成意义的运行机制,了解它作为人类组织经验框架的本质,更好地教学,而不是把体裁仅仅窄化为语言表层体式,把小说阐释庸俗化为环境,情节,人物等美女三围式的刻板解读。把诗歌赏析简化为意象,意境,情思般的粗暴………。挖掘话语体裁的丰富性可能性,更好地使用它们达成意义的传达和文本阐释。
至于那些社会意识形态,文艺学,批判性思维等诸学科视角,对于人类意义的传达和阐释,虽有多元关照意义,但离特定文本的意义打捞,打造,遮蔽毕竟还缺少一个统一的界面和抓手,可能话语体裁正是那个通汇各种学科视角的文本解读的神奇窗口和合宜的界面,何宜的瞭望塔。
而这,只有体裁研究足够科学规范和强大,足够超越目前逼仄的语体,或者修辞范畴才能担负起普及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但这条以人类经验组织的认知行为框架__体裁进入意义打捞,意义遮蔽的文本生成与解释之路又是何其漫漫………
人类的意义传达系统啊,你是如此神奇。你自然生出的意义交际模板_话语体裁框架是如此优美而又扰人。我愿立足那人类的天性,以立体多元的框架式思维,追随你迷人的视角轨迹,观赏着体裁美丽的身影,一路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