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获得是全额奖学金,后来我发现:学校每年都会花8000多美元为我购买各种保险,包括医疗险,牙科险和眼科险。当时我特别不能理解,心里还暗暗抱怨:我年轻力壮的,保险这东西有什么用呀,还不如把这几千美金直接发给我。
后来发现,在美国看牙非常的贵,还发现一些没有牙科险的同学,要强忍牙疼到放假,飞回国再看牙。与之相比,我每年都可以享受一次全面的牙科检查和四次洗牙,全部由保险支付。
再后来,我老婆生孩子,因为整个过程非常曲折,顺产转剖腹产,用了各种药,最后还上了手术台,总共在医院住了三天半。后来,邮箱里收到四万多美金的账单,我整个人都吓到了。好在很快,保险公司就给我打了电话,告知我所有的费用,保险都会承担。我这个时候才松了一口气,但与此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在发达国家,配置保险有多么的重要。
以前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学校都配好了保险,所以没太关心这事。回国后,我突然发现我的家庭是典型的4-2-2结构。由于我和老婆都是独生子女,我们两人要负责赡养四位老人,同时膝下还有两个年龄还非常小的孩子。
任何一个人出现意外,都会对我的家庭财富,造成一次重大的打击。我突然意识到,作为家庭支柱,我必须要系统地学习如何利用保险,来防范未来家庭资产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为了给家人配置保险,我前前后后用了大概一两个月的时间,把国内家庭需要的保险品种翻了个底朝天,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习的结果,希望对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 保险的本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支付一个我们可以承受的小额保费,把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对我们家庭财产造成重大创伤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以这个为出发点,我个人认为,家庭配置保险,最好先保障后理财,所以先来说保障。
第一个 百万医疗险
大概一年几百块的保费,换来的是百万级别的保额,配合医保使用,用来报销看病时产生的医保不能报销的费用(a.k.a自费的部分)。有了这个,一两百万以内的大病,基本就看得起,抵御疾病风险,使家庭经济不会受到大的打击。
今年深圳出了365元每年的百万医疗险, 上到八十岁老妪,下到呱呱坠地的婴儿,都是一个价,妥妥的市民福利。
第二个 意外险
这个杠杆就更高了,每年花小几百块甚至是几十块的保费,换一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保额。
如果发生意外身亡,或者意外伤残,就可以一次性获得全部保额的赔付。正所谓,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买了这个,可以用来抵御意外风险。
第三个 寿险
寿险和以上两个险种有本质不同。买了上面两个,虽然花了钱但是我希望最好永远不要用到。可是寿险不一样,买了寿险是肯定会用到的,因为只要投保人身故,就会触发赔付条件,受益人一次性获赔几十万甚至几千万的赔付。
人都是肉体凡胎,大概率是会身故的(当然各位男神女神除外 )。 因为是100%赔付,所以保费也比较高,杠杆很低。
寿险发明的背景是国外很多士兵随队出征,风险很高,万一战死沙场,家里的孤儿寡母,就无依无靠,日子很难过。寿险的发明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丈夫投保寿险,受益人填写孩子,万一发生意外,身后妻儿也算有了保障。
第四个 重疾险
很多人容易把重疾险和第一个讲到的医疗险混淆,其实他俩有本质上的区别。医疗险是当我们实际支付医疗费用以后,找保险公司报销,花多少报多少,只可能有少报,不可能出现多报。
而重疾险呢,是当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确诊了保险合同上规定的重大疾病时,一次性赔付规定的全部保额(如果是轻疾,赔付部分保额),保额一般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
重疾险设计的初衷不是为了报销看病的费用,而是为了抵御投保人因为患有重大疾病而面临收入下降甚至是失去收入的风险,因为大部分人生了大病可能会失去劳动能力或者不再能从事大多数工作。
从这个角度来讲,重疾险和寿险是一个类型的,一个抵御身故带来的收入减少,一个抵御生大病带来的收入减少。不过现在很多人都在打造被动收入。其实在我看来,被动收入就是最好的重疾险,当然前提是被动收入足够多。
第五个 理财险
除了这些之外,家庭配置来讲,还有非常多的理财型保险,比如年金险,教育险,分红险,甚至还有投连险等等等。
在我看来,它们的原理和养老保险都是类似的。本质上就是在我们赚钱的高峰时期,把一部分收入以保费的形式强制储蓄下来,等到我们收入下降或者失去收入的时候,可以用来补充我们的收入。期间,保险公司会通过各种投资的形式保障保费的保值增值。
另外做一点补充,很多保单是有现金价值的,比如各类理财险。特别要说明的是,具有现金价值的保单是不具有债务隔离的功能的。
一但个人申请破产,债主可以要求法院将具有现金价值的保单强制变现,用来抵债。如果是婚后购买的,那么在离婚的时候,这些具有现金价值的保单也将要参与财产分割。
但是,寿险和重疾险的赔付金具有一定的避债功能,如果把受益人填写成自己的孩子(或者保姆,水果摊主也行),那么孩子获得这些赔付金是不需要为父母的债务负责的。
暂时写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