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一炮而红虽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声名鹊起,却并未在经济上带来什么改观,捉襟见肘且不稳定的创作生活成了他的常态,他仍旧是一个独居彼得堡的穷苦青年,然而创作的热情没有泯灭反而越烧越旺,在这样一种境况下,《白夜》的诞生似乎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小说讲述了一个青年幻想家始于希望终于悲伤的罗曼史,我们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可爱的幻想家,白天在政府内供职以保障自己的生活,他由一个老女仆照顾,过着孤独却惹人爱怜的生活,然而却拥有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力和对敏感度,甚至显得有些病态,他喜欢一个人在彼得堡到处游荡,观察周围人们的生活,幻想他们的心理,但这位幻想家又似乎故意与人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维持自己的孤独,保持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出世者,不仅是周围的人儿,就连房子之类的事物在他的眼里都有着灵性,这也是一个孩童,他对周遭的一切都充满感情和新鲜感。
“在我走路的时候,每一所房子好像都跑到我面前的街上,所有的窗户都望着我,差一点要说:‘您好,贵体如何?谢天谢地,我很好,到五月份又要给我加盖一层了。’或者要说:‘您身体好吗?明天就要给我修饰一番啦。’再不然想说:‘我差点儿被烧毁了,真把我吓了一跳!’如此等等。”
幻想家观察着这个世界,却隐隐发觉自己的生活缺少些什么,可具体是什么又说不清楚,一个夜晚给出了他答案,也给了他生活新的活力。这晚他在游荡时遇到了一个在河边沉思的妙龄女子,借一次偶然的机遇,他结识了这位女子,在这场萍水相逢的艳遇中,长久的孤独让他不禁对这位女子吐露心思,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坦诚,几乎将心中所想所思和盘托出,也正是这样的赤诚吸引和打动了女主,赢得了她的信任,两人约好第二天夜里再次相见——是啊,坦诚永远是感情交流最为重要的,当然,前提是你遇到了正确的人。
第二天夜里,女主人公那斯津卡如约和幻想家见面,却在一开始就提醒幻想家不要爱上她,唯有纯真的友情才能给予彼此寄托,就这样,两人向对方细致地勾画了自己的生活,幻想家自不用说,为那斯津卡描绘了一个自己活在其中的幻想的世界,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混杂着孤独和别样的幸福,一个未知的精神世界,而那斯津卡也将自己深藏心中隐秘的往事告诉了他,原来一年前,一位年轻的房客租住在了那斯津卡和奶奶的公寓里,久而久之,长期在奶奶严密看管中的那斯津卡对这位能带她看戏,给她看书,能带她走进一个新世界的年轻人暗生情愫,最终在年轻人即将前往其它城市的前夜表白心迹,而穷苦的年轻人无法跟她结婚,便约定一年后等他创出名堂再次回到这里时就上门提亲,可是现在一年期限已到,回到彼得堡的年轻人却迟迟不肯露面,那斯津卡在痛苦与彷徨中度日如年,这才会在半夜碰到幻想家。
了解内情的幻想家大为感动,自告奋勇愿充当两人的使者,隔天就去传递那斯津卡的信件,然而一夜过去了,那位年轻人并未回信也未出现,那斯津卡的内心由原先的满怀希望逐步转变为饱尝被抛弃后的屈辱,这时再已无法按捺内心感情的幻想家向那斯津卡表白,终于让她看到了这个一直在背后默默为她奉献的善良纯真的人,两个可爱的人儿在白夜的朗照下破涕为笑,开始憧憬属于他们未来的美好生活。
就在这个美好爱情故事即将取得完美结局,幻想家终于可以走出孤独拥抱真正的生活,那斯津卡终于可以自由选择人生,创造希望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闪现,是的,这正是那个归来的年轻人,那斯津卡曾经的火焰再次被点燃,毅然决然地拥进了曾经爱人的怀抱,留给幻想家的,只有一枚深情的吻……
小说凭借深入的人物独白,很好描绘了一个带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印记的原型人物——“幻想家”
“如果要下一个严密定义的话,幻想家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某种中性动物,幻想家多半蛰居在某个人迹罕至的角落,好像在那里隐匿藏身,甚至怕见白天的阳光;他只要钻了进去,就会像蜗牛一样跟他住的角落长在一起,换句话说,他在这方面至少酷似乌龟,那种把身子和住处连在一起的有趣动物。”
不消说这位原型人物的身上有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身的反映,在他后面的小说中,很多人物都表现出了这一特质,在我看来,一个作家笔下每个真正的人物,无不都是他人格的各个侧面,我们有理由相信,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曾像那位幻想家一样,独自漫步在彼得堡的大街小巷,用自己的精神解构着现实生活,幻想的生活对于幻想家既能带来巨大的精神欢愉,同时却也是他的罪孽,幻想于他就像可卡因,在药效散失后,他将在清醒的片刻感到不寒而栗,这是一种深刻的矛盾,一个无法摆脱的诅咒,与女主的相遇则让幻想家从孤独中走了出来,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现实,涌动着真实的喜悦,直到现实再一次将他重燃的希望之火扑灭。
小说的氛围是略显阴冷的,幻想家的结局也是凄凉的,孤独再一次包裹了他,然而,这样的凄凉和阴冷却并不等同于绝望,恰恰相反,在幻想家的心中,希望之火从未熄灭,女主的离去或许让他饱受打击,但更让他感受到了爱,哪怕仅仅一瞬,却也足以照亮他的整个世界,所以他不愿被受到的打击所缠绕
“要我记住自己受的委屈吗?那斯津卡!要我用乌云去遮掩住你那晴明安谧的幸福,要我沉痛地责备你,把忧愁驱上你的心头,用隐藏的怨恨刺伤你的心,在狂喜的时刻痛苦地跳动吗?……啊,决不!永远不会!愿你的天空清澈晴朗,愿你那和悦可爱的笑容明快安详,祝福你美满如意,因为你曾把一段欢欣愉快的时光赋予了另一颗孤独的心、满怀感恩的心!”
也许从故事情节上来说,这是一个“狗血”的幻想家被发好人卡的悲情故事,然而通过艺术的挖掘和创造,故事呈现出了一股深沉的人格感染力,幻想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新奇,他的遭遇让我们唏嘘,然而真正让我们震撼的,是他身上那股最为纯粹的爱,它超越了男女狭义的占有的爱,而是升华为一种包容一切的大爱,甚至自己感情的挫伤,这不是一个孤僻而无情的灵魂,不是一个封闭而自私的心脏,而是一个最纯洁最美好的富有大爱的可爱的人儿,他是那么的无助和可怜,又是那么的无私和宽阔,在幻想家的身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寄托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圣徒式的人物。
附:人物简介
幻想家:男主人公,独居彼得堡的男子
那斯津卡:女主人公
那斯津卡的奶奶:瞎子,保守谨慎的老女人
马特廖娜:男主的女仆,老实愚笨的老女人
菲克拉:女主家的女佣人,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