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
昨晚,孩子坐在我怀里听讲故事《牙科医生小老虎》,故事里有一个剧情,老虎爸爸问孩子:“你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医生呢?有给牙齿看病的医生,还有给肚子看病的医生?”,图片上还有给脚和屁股看病的医生,尤其是那张给屁股看病的图画最为生动,那小屁股还“噗,噗”放出两股气,孩子被这幅画逗得可开心了,她随即趴在垫子上闻起我臭臭的脚丫来,我起先陪着孩子开心地做了呕吐的表情,可孩子抱着我脚丫一闻再闻,我开始劝阻但孩子始终沉浸在快乐闻臭脚丫的气氛中,我很快不乐意了,到最后摆出吓唬的姿态提高了嗓门:“嗯!再这样的话等会儿我们又要去医院打针了,爸爸脚丫上细菌可多了!”孩子见我有了不好的情绪,虽然停止了闻脚丫,但也对我产生了不满情绪,之后我迅速离开了现场。
2、语言:
孩子一再闻我臭脚,在劝阻无效后我摆出吓唬的姿态提高了嗓门说:“嗯!再这样的话等会儿又要去医院打针了,爸爸脚丫上细菌可多了!”
3、行为:
拉下脸、提高音量
4、情绪:
激动、生气、失望
5、应对姿态:
指责、语言恐吓
6、感受:
堵得慌,到底什么语言才能让孩子乖乖听话
7、想法:
已经告诉她臭脚丫上有细菌,怎么越闻越起劲,孩子调皮至极。
8、期待:
(我对自己的期待):我希望找到好的引导方式,而不是生气,提高音量恐吓女儿。
(我对女儿的期待):自己知道臭脚丫上有细菌,不要闻臭脚丫。
(我以为对方对我的期待):这样很好玩,看爸爸为我担心的样子好好玩(孩子表述的)。
9、渴望(心理营养)
无条件接纳、肯定赞美认同。
10、生命力(五朵金花)
独立自主、联结
11、三句话(正面的,与期待相关的,肯定自己的)
你只是希望女儿不要趴在垫子上闻你脚丫,那样会感染到病菌,你的心里充满了对她的爱。
虽然有时候控制不住情绪,但你还是意识到要尽快做出改变,寻求更好的沟通方式。
你看孩子表现出情绪时迅速离开了,这是理智处理的一种方式,你已经进步了。
12、一件事
沟通要讲究方式,道理或许孩子都懂,我们要更多去了解行为背后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相互联结。
13、察觉
爱孩子、心疼孩子、为孩子好是每个父母的本能,虎毒不食子就是这个道理。父母的一句怒吼代表着担心、害怕和警示,是对情绪的一种释放,而孩子接受到信息后的第一反应是父母因为我做这件事生气了,是就此收手还是继续捣蛋,这对不同气质的孩子做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很幸运,我小时候就有这样的待遇,当父母提高嗓门后我很快意识到这个东西不能碰,那件事情不能做,而内心却有一千个想法想要向父母表达,但迫于父母的威严,只好乖乖闭嘴。可能就是沿袭和传承,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我也学会了,虽然现在意识到这种做法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更大,但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
试想一下,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时别人大吼一声“不许动!不知道很危险吗?”,你会是什么反应?心里肯定想:你毛病啊!吓我一大跳,好好说不行吗?至于这样大喊吗?看看,人们接受到大吼后的第一反应也是情绪反应,所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先重视情绪,后讲道理这样更有效。
14、内心对话:
亲爱的自己:
很佩服你意识到科学育儿的重要性,而且努力践行,从自身找原因,你是一位负责任的爸爸。为了孩子营养更均衡,你主动承担起早餐任务,由此带动了爱人承担起食谱搭配计划,现在每天的伙食计划都是前一天精心安排的,请为自己的行动和家人的支持点赞。
对于孩子的顽皮,你要更耐心引导疏导,快乐是孩子的天性,让她尽情释放就是了,想想自己小时候背着大人在田间地头翻了多少跟斗,身上染了多少泥巴,手上沾了多少细菌都没事。我对你的期望是能成为一位遇事冷静,给家人能带去爱和能量的孩子、丈夫、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