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疫情爆发封城至今,我已经在家待45天了。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所有人都不习惯,曾经的喧嚣一度变得寂寞。为摆脱疫情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最近,我阅读了一些关于习惯养成的书籍,结合自身体验对习惯的培养也有些许想法。
1、好习惯坚持下去出奇迹
假设一:每天阅读30分钟,坚持3年,效果会如何?
每天30分钟,相当于每个月花15小时阅读。
假设每本书耗时3小时,一个月可以看五本,一年就是180本。
结论:你会获得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假设二:每个月投资1000元,坚持30年,效果会如何?
假如你现在三十岁,到退休之前有30年。
每个月储蓄1000元并投资在年回报率为12%的金融商品上,30年之后你就拥有350万多的财富。
虽然本金累计投入只有36万元,但是利用复利的方式,收益有近十倍之多。
结论:到退休时有可能累积了一笔不小的资产。
2、坚持多久能养成习惯?
培养好习惯是一件非常出彩的事,但是习惯真的那么容易培养吗?
实际上习惯的培养远不是《21天习惯养成法则》说的那样简单。在《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本书里把习惯分为行为习惯、身体习惯、思考习惯三种类型。不同类型习惯所花时间截然不同,采取的态度也应有所差异。
行为习惯是每天规律性的行为
例如,读书、写日记、整理、节约、记录家庭收支等。这些行为习惯根据工作或生活环境不同,比较有弹性,所以对人类而言,培养行为习惯难度不大。
培养行为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一个月。
身体习惯是与身体节奏相关的习惯
例如,减肥、运动、早起、戒烟、肌力训练等。
相较于行为习惯,培养身体习惯带来的变化对人的影响较大。
培养身体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三个月。
思考习惯是与思考能力相关的习惯
例如,逻辑性思考能力、创意能力、正面思考等习惯。思考习惯与人的性格有关,所以对于变化所产生的抵抗也最强烈。
培养思考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六个月。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培养的读书,记账,理财这些习惯相对顺利。而培养的早睡早起,坚持运动等第二类习惯的培养均以失败告终。
3、巧用习惯的三个回路。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习惯的培养存在一定规律性。
习惯的养成分为暗示、惯常行为、奖赏三个回路。
第一步是暗示,暗示就是让习惯行为开展起来
比如当我决定培养每天制定日计划这个习惯时,我会放一本计划手册在我周边,同时在手机最显眼地方放置制定计划的工具。这样时时刻刻给自己提示,便于习惯的坚持。
第二步是惯常行为,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习惯性行为
我会选择在每天晚上制定第二天的事项,同时白天有临时计划时,我也会加入计划中。为了方面安排每一项事项的进展时,我会利用《成功自我管理的29个工具》这本书介绍ABC法则进行分类。
A类满足持续性和学习性两个特征。一般是为未来准备的,比如塑造一项好习惯,准备一个考试等。
B紧迫性和重要性两个特征。这种事特征一般是突发性,周期短,临时开个会议,写一篇稿件等。
C是指日常事务。朋友聚会,旅游,逛街等等。
第三步是奖赏,这就是通过奖励触发对这项行为的持续性渴求
对我而言,习惯给予我的奖励更多是精神层面。当我看着每天完成任务后带来的成就感,任务没完成的紧迫感。不过这个习惯的养成也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有条理。
4、顺利培养习惯的三阶段
其实我们都知道习惯的养成真的非常非常难,但是它为什么难呢?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本书讲到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反抗期
当你开始一项习惯时,你的身体和意识会强烈的反抗。我们原来不是好好的吗,为甚要去养成那个破习惯。因此在第一个阶段是最最容易放弃的阶段,失败率达到了42%。
第二个阶段:不稳定期
当经过了反抗期后,会有各种内部外部因素来阻止你养成这个习惯,比如说你要去健身房的时候,你说,哎呀,今天下雨,今天加班,今天要陪女朋友,今天身体不太好,各种各样的理由会出现在第二个阶段阻止你养成这个习惯,这个阶段的失败率达到了40%。
第三个阶段:倦怠期
进入这个阶段后,习惯养成没有什么新鲜,坚持习惯也不存在什么难度了,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培养下一个新习惯。这个期间的失败率约18%。
只有经历了这三个阶段,你才能像火箭发射到太空中一样进入一种失重状态(完全习惯化状态)。
5、预防失败的三个原则
虽然我们知道好习惯能带给我们很多益处,也知道它的养成非常难,那我们究竟要把握住哪些原则呢?
锁定一项习惯,不要培养多项习惯,同时面对几个敌人
举个例子,你的新年愿望是瘦身和健康,于是你满怀决心和热情走进健身房,规定自己要经常慢跑,每周至少做3次举重训练。在同样的精神下,你打算节食,减少一半卡路里摄入量,抵制一切甜食和单糖化合物。最后,你决心晚上早睡,早晨提前1个小时起床。你甚至为自己的新生活做出了详细规划。
还不到10天时间,节食计划就泡汤了。只去了两次健身房,作息时间一点没变。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是你一次性设定了太多改变,远远超出个人意愿和自律的有限能力,所以很快又退回到原来的生活模式。你不仅仅没有坚持下来,还会告诉自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原本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改变了。
因此,习惯需要慢慢养成,高度细化、科学设定的训练计划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坚持有效的行动,规则越快越好
不要把一项习惯设置得非常复杂。比如说前段时间我想培养一个写作的习惯,首先我逼迫自己每天阅读1小时,然后画一个思维导图,写一篇文章发到网上。这就使整个过程变得异常复杂,因此还没坚持两周就放弃了。而现在我设定每天至少写50个字的语句便容易多了,这样实际我每天写的也远不止50字。同时,每天记录自己的想法也对降低我每周写一篇文章的难度。
不要过度在意结果
人天然是有惰性,喜欢稳定的。因此在培养习惯时,不要过于关注是否每天都坚持了。
从生理学角度看,漏掉一天也不会耽误习惯的养成,一天成就不了这个过程,也毁灭不了这个过程;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可能会带来问题。如果真的漏掉了一天,那么以后要尽量坚持下去,一天都不要偷懒,因为坚持才能防止你受到打击并前功尽弃。
6、巧用微习惯,培养多个习惯
前面我们谈到一次只坚持一项重要习惯,因为多项重要习惯会极大的消耗我们的动力,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工作。但是,一次培养一个习惯的时间成本较高,那么有没有可能同时坚持几个习惯呢?
《微习惯》这本书也强调微习惯策略就是强迫你自己每天实施1到4个“小得不可思议”的计划好的行动。这些行动小到不会失败,小到不会因为特殊情况就被你轻易放弃。它们有双重作用——激励你继续做下去,并会成为(微)习惯。
比如把锻炼设置成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把每天写作设置成每天写50字等。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每当我们想要找不坚持的借口时,我们都没有理由,因为你再忙再累也不至于腾不出5分钟时间来。
在阅读这本书后我开始利用这种方式培养新习惯。我目前正在培养的微习惯有每天坚持阅读5分钟,每天写作50字以上,坚持做1分钟的运动,每日制定计划这些。你会发现这些微习惯加起来每天也不会超过15分钟。
其实坚持一项习惯,最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培养这项习惯,我们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只有明确这点,我们才有驱动力,才能利用这些方法养成习惯。
一个人未必会在最合适的时候选择成长,而更多人的成长则是在吃了亏长了经验后才能进行。所以为使自己的生活顺起来,我们从即刻起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