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詹谷丰《一幢祠堂的重量》有感
清朝光绪年间的一座古老公祠与欧洲的波茨坦磨坊之间的历史轨迹。关于建筑与人文,家族与皇族,人权与法律。公平与慈善都融于一座小小祠堂中。两座建筑并无瓜葛联系,而梁木砖瓦历经沧桑巨变委婉地陈述了同一个伟大的理想和价值观,细节刻画出高贵的血脉与精神。令我对遥远的小磨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我不是对它的建筑构造,地理位置感兴趣,我想探究它的存在于那块土地有何意义?
与这个德国磨坊故事紧密相连的是一句在西方耳熟能详的法谚——“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句法谚出自十八世纪的英国首相威廉·皮特。他在一次演讲中曾经这样说过:“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也正因为这句法谚之重心在于“国王不能进”,它充分体现了英国哲学家、政治学家、西方法治主义的奠基人洛克的思想:“主权者的权力绝不容许扩张到公共福利的需要之外,而是必须保障每个人的财产。”
文学不是个人经验的复制呻吟,亦不仅仅为现实生活的歌颂或发泄。它更应该是一把利箭剖开现实切面去反思,抵达深远。它能不能承担社会生态的批判,理性发声?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我们从古诗中汲取到中华文明的密码,兑现于一座祠堂中,沉默,让历史来做裁判。
文学带给社会的,不是患病的身体的施救,战争中的枪炮,饥饿年代里的粮食,外贸中的外汇收入,现代都市里的高楼大厦,而是民族心灵的塑造,国民心智的启迪。文学,给孱弱者以力量,给邪恶者以警示,给愚昧者开智慧,给心恸者以疗治,让绝望者有希望。文学从构建个体精神开始,然后逐渐领引着更多的人。文学引发人们关于人性和现实的思考,从而左右着这个国家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