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育绪 律师
一、应收账款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一)应收账款的概念
应收账款是指具有经营性质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销售产品、提供服务或者劳务,而应向购买方或接受服务或者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而尚未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应收账款包括已经发生的和将来发生的债权。前者如已经发生并明确成立的债权,后者是现实并未发生但是将来一定会发生的债权。
(二)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
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主要可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大部分。外部原因指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争夺客户,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自身产值和效益,通常会采取赊销的方式,从而产生了应收账款。内部原因主要是企业疏于应收账款管理,未能认识到应收账款潜在的风险,致使应收账款增长。另外,企业收入实现的时间和收款时间往往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这也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
首先,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应收账款在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正面的影响,可以强化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加企业营业收入;可以促进科学合理的开支,减少存货及库存管理成本。其次,由于应收账款在回收的时间上和金额上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它也会对企业正常的运营产生负面的影响,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助长了企业资产的虚增、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出、影响企业的现金流、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缺乏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
公司管理层长期以来重视项目承揽的数量、投标项目的中标率和在行业内的市场占有率,将精力和目标更多地放在企业产值的增长上,平时缺乏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也比较欠缺,未能树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忽视了现金流对公司的重要性,较少考虑应收账款能否及时足额收回,致使应收账款的金额逐年增大,大量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无人催收和定期清理,呆账坏账率明显提高,长期以往容易引发公司的财务风险,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不利于公司健康稳定发展。
(二)风险意识薄弱
通常,企业为了能够拿到项目,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市场地位,在承揽项目之前往往凭主观印象或以往经验判断相关企业的情况,未能对对方单位的信用状况、资金情况、财务状况等深入调查,从而做出错误评估,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给公司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由于缺乏风险防范的意识和风险评估的能力,加之风险防控措施不到位,导致应收账款不能及时足额收回,进而导致坏账呆账的频繁发生,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合同管理不到位
合同管理上的缺失也是导致企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原因之一。企业在项目中标之后往往急于签订合同,未对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严格细致地审核,使合同签订流于形式,考虑问题不够周全严谨,造成了漏洞,加剧了应收账款管理的难度。事实上,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律师或法务审核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重大项目合同的签订,更不能缺少律师的帮助。在签订合同时,无法在事前及时发现和避免合同条款上表述不全面不严密或表述不具体不明确的地方,流程上的不规范为日后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埋下了隐患。实践中,还存在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未能与对方单位沟通协调及时签订补充协议;还有面对金额小的合同仅采用口头形式,未落实在书面上形成文字材料等等,这些行为一旦日后产生纠纷,无法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影响资金的回收。
(四)考核机制不健全
目前,各企业的绩效考核,多涉及业务和产值增长类,并认为绩效工资与应收账款的回收并不挂钩,并没有将应收账款回款时间、回款金额等相关指标列入公司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中,导致应收账款的金额逐年攀升,坏账的数量只增不减。
(五)未计提坏账准备
实践中,很多企业一般都未对应收账款计提过坏账准备,部分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收回的可能性很小或几乎为零,但企业依旧按原值入账,未列为坏账损失,忽视了会计准则上要求的谨慎性原则,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余额无法反映应收账款的真实情况。与此同时,企业也未设立坏张准备金制度,对计入坏账准备的范围、金额、比例等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在对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中没有相关制度和文件的参照,应收账款金额虚増,进而影响日后管理层做出决策的正确性。
(六)信息化程度落后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大多数企业开始借助信息系统来实现单位的管理活动,在人工智能的今天,不要求其信息化程度达到人工智能的程度。但是,应当具备企业相关信息的管理平台,对于应收账款、项目合同等进行管理,供财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会计核算、法务审核,并未开通其他管理模块。如此,对于应收账款的催收和合同的审查和续约等等都有所助力。若能使用信息化系统进行应收账款的管理,将极大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七)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里未涵盖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对于如何管理应收账款没有相关系统的文件和流程支撑。有些企业虽有涉及,但是并不健全,只是略有涉及。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应包含发包方信用评定制度、事前审批制度、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坏账准备金制度等,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企业无法从全过程规范应收账款的管理,环节上存在盲点,逾期催收责任不明确,进而导致工程款回收效果不显著。此外,未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缺少对应收账款日常管理活动的约束和监督,无法通过制度规范去约束企业的行为。
(八)缺乏应收账款融资理念
应收账款融资作为盘活沉淀资金的一种方式,逐渐被一些企业所熟知并运用。目前,我国己存在许多采用应收账款融资方式盘活企业资金的成功案例。然而,如果企业缺乏应收账款融资理念,未能采取应收账款融资方式将挂账的巨额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转移,丧失了有效盘活资金的良机,致使部分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最终转变为坏账无法收回,给企业带来了损失。
三、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事前防范
1、对客户进行全面征信调査
企业要先对对方公司的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査,包括它的财务状况、信誉度、资金情况、资质等级等,可以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天眼查等网站对企业的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作为评定对方信用等级的依据,并纳入档案管理中。当对方的规模、经营状况或其他信息发生变动时,需及时更新其信用等级,确保动态掌握对方信息做出正确决策。通常,企业可以从信用品质、偿债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状况和持续经营能力六个方面综合评定对方,并赋予六个方面不同的权重,在综合考量之后再决定是否参与合作,从而降低坏账发生的可能性。
2、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
有必要在现有的组织架构中增设法务部门和内审部门,招聘相关专业人员负责法务工作和内部审计工作,从而有效控制应收账款规模的高速增长。此外,还建议聘请专业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对公司的经营风险、合同风险等进行把控。
3、建立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规范单位各项经营活动的一套系统科学的体系,它有助于规范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流转程序,进一步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有效规避和防范风险,做到在管理上不留死角不留漏洞。该制度应包含各部门及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分工、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应收账款业务的流转程序以及重点环节的风险控制等内容。同时,公司内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监督和反馈,如此才能明确责任、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才能有效防范应收账款管理带来的风险,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从而更好地推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提高公司整体效益,促进公司更好更快地发展。
4、加强领导层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
领导层是公司管理目标和政策的制定者,对企业的高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管理层应对公司整个应收账款管理工作进行组织和协调。应收账款管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公司全员上下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一起行动。领导层的思想和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因此公司的领导层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财务管理的意识,带头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率先垂范,把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二)事中管理
1、强化賒销审批流程
为从源头上解决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控制应收账款规模的持续增长,就必须完善和强化赊销审批的制度和流程。首先,要明确各相关负责人的审批权限,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进行审批,防止存在越权审批的行为。其次,各相关负责人在赊销审批时应了解客户的相关信息,比如对方的基本情况、资信状况、履约能力等,在掌握到准确的信息后再做决定,以免后期应收账款无法追回,影响公司的资金状况。最后,在除销审批时,各负责人需掌握一个大致的度,既不过分宽松也不过于紧绷。过分宽松容易导致应收账款的坏账几率增加,收回的可能性减小;过于紧绷会影响和客户之间的关系,造成潜在客户和大客户的流失。因此,企业应权衡利弊,结合不同情况不同客户做出最优的决策。
2、引进企业应收账款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信息化髙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企业己开始尝试借助系统软件来实现单位的管理目标。企业可结合自身的业务发展模式和需求开发或购买适合自己的管理系统,通过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的方式达到动态追踪应收账款的目的,从而实现高效管理应收账款。业务人员需将客户的相关基本信息录入系统并在客户信息发生变化时随时更新,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财务人员要将合同签订的总金额、付款次数、每次付款金额、已开票金额和己付款金额等信息维护到系统中,便于业务人员随时查看。信息系统能够将账龄长短不同的应收账款自动分类整理,方便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随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具体情况,避免因为管理上的脱节,使账龄过长的应收账款转变为坏账。此外,信息系统能够对应收账款进行日常监控,发挥风险预警,使企业改变和调整信用策略,达到预防巨额应收账款和降低财务风险的效果。
3、规范合同管理
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有效书面凭据,也是日后施工和结算工作的重要参考。规范合同管理能够确保合同签订的合法合规,进而促进合同的执行以及执行过程的全程管理,从而减少坏账发生的可能性。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好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出现模糊不清的界定,要重点关注产品名称、交货日期、付款方式、付款日期和金额、质保金、履约保证金、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是否约定清楚,是否存在霸王条款,避免日后发生合同纠纷。
(三)事后控制
1、加强对逾期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
当出现逾期的应收账款时,首先要制定合理详细的催收计划,确定催收人和催收方式。催收的方式可以选择电话催收、信函催收、面谈催收、诉诸法律等多种方式。
2、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企业应将项目人员的绩效工资与应收账款的回笼挂钩,使人相关岗位人员树立风险意识,在承揽业务前先了解掌握对方单位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做好调查后再参与项目的投标或签订,不盲目追求签订合同的数量和金额,而更追求利润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金。盘活资金,避免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带来的风险。企业可建立应收账款回收激励、惩罚制度,通过奖惩分明的方式使员工自觉参与到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中,从而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增强应收账款的流动性,有效盘活资金,避免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带来的风险。
3、积极尝试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
目前存在着应收账款占用巨额资金的现状,可以尝试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将风险对外转移,从而减少资金占压,避免财务风险。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可以提高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增强资产的流动性,使公司的各项业务顺利开展;二是减轻公司的管理负担,节约收账过程中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更大的精力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三是能够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将流动性较弱的应收账款转变为流动性较强的货币资金,提高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目前应收账款融资主要有保理融资、质押融资和证券化融资这3种方式,各有特点也各有利弊,企业可多放考虑做出最优选择。
4、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伴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债务人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这时应收账款难免会形成坏账。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备抵法指的是企业定期判断应收账款是否存在减值,然后根据判断的结果做出估计,计提一定比例的坏账准备,当证明应收账款确实无法收回时,冲减已经计提的坏账准备,同时减少应收账款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