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再看这部电影,才知道所有的一切,说的其实是“欲望”。
电影开头,李慕白以为自己放下了所有欲望,以为自己将要得道飞升,他也一度进入了很深的寂静,但在很深的寂静之中“却没有得道的喜悦,反而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于是,在很深很深的内心中,他忽然明白,自己还有师仇未报,还有情缘未了。凡尘俗事,岂能说了就了?他虽然无比厌倦,但只能破戒、出定、下山。
得不到的欲望,带来最寂灭的悲哀。李慕白不是不想报师仇,可仇家有意隐匿,茫茫江湖,哪里能寻踪迹?李慕白不是不喜欢俞秀莲,可俞秀莲的夫君当年和他结拜兄弟,为了救他而失去生命,他和俞秀莲虽然相互爱慕,可那层窗户纸,谁也不敢捅破。
或许,即使是李慕白,即使是只在江湖传说中存在的李慕白,即使是武德高山仰止、武功深不可测的李慕白,终究只是凡人。是凡人,就有欲望。有欲望,就有枷锁。
而且,他还碰到了玉娇龙。第一次交手之后,他就爱其天分、惜其才华,想要收她为徒。武林之中,哪个后辈如果能被李慕白看中,恐怕都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可玉娇龙一次又一次拒绝李慕白。这又让他多了一个得不到的欲望,对玉娇龙的欲望。
得不到的欲望,让李慕白迷失了自己,直到最后,害了自己。
所以,得不到欲望,会带来悲哀、幻灭,会毁灭自己。
但是,是不是欲望得到了、满足了,就一定能带来喜悦呢?
玉娇龙得到了青冥剑,得到了胜利,战胜了师傅,战胜了俞秀莲,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高手。这让她膨胀,让她想要挑战更大的江湖。但没有人能够永远胜利,卧虎藏龙的江湖,总会出现一个李慕白,折枝为剑,飘逸若仙,教她做人,让她输的心服口服。
玉娇龙得到了爱情,虽然出生官宦之家,虽然封建礼教禁锢,但她毅然走出牢笼,追求内心的冲动,征服了罗小虎,小虎甚至为她放弃了所有。可满足欲望之后呢?玉娇龙发现,自己的那颗心并不在罗小虎身上,那颗心,还是没有地方安放。
玉娇龙得到了自由,挣脱家庭,打碎枷锁,行走江湖,快意恩仇,没有谁能够阻挡,她对自由的向往。可问题是,得到的这个自由,却并不是她想要找的自由。
欲望的不断满足,一度让玉娇龙看不到天地之边、江湖之深,一度让她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欲望的不断满足,有时候会让人感到自信、兴奋,但更多的时候,会让人感到困惑,甚至感到恐惧。
所以,聂绀弩老先生说:“哀莫大于心死,哀莫大于心不死”。欲望就像那把青冥剑,得到了,不愿放下,自以为放下,其实还在心底。李慕白一心想要收玉娇龙为徒,玉娇龙却一心想要击败李慕白。心底的欲望和挣扎,无论是心死还是心不死,无论是得到还是得不到,无非都是执迷。
只不过,年少轻狂的执迷,是狂妄自大。俞秀莲和李慕白,都看到了玉娇龙的不知天高地厚,都想以过来人和前辈的身份,劝玉娇龙要坚守本心、走正道别走弯路。但年轻气盛时,谁又肯听那些废话,于是,玉娇龙反而对李慕白说:”你们这些老江湖,哪能见到本心?”
后来,中年迟暮的执迷,是随波逐流。李慕白陷入很深的寂静之后,下定决心了却世事、了却情缘。他虽然放下青冥剑,虽然终于对俞秀莲告白:“我也阻止不了我的欲望,我想要和你在一起。” 但这一切,其实只是被逼无奈,因为在说这段话之前,他还说:“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情里何尝不是?”他深深地知道,人心叵测,人情凶险,自己已然无能为力。
所以,得到,或者得不到,终究是一场空。李慕白终于得偿所愿,了却夙愿,却意外中毒身亡;玉娇龙终于幡然醒悟,却为时已晚,最后只能黯然逝去。这部伟大的悲剧电影,既指出了得不到欲望之空,也揭示了欲望得到之后的空。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面对欲望?既然得到或者得不到都是空,那么,究竟该怎么做?
或许,这部电影也给出了答案。李慕白死后,俞秀莲对玉娇龙说:“不论你对此生的决定为何,一定要真诚的对待自己。”
江湖之大,身不由己,请尽量独善其身。内心险恶,欲壑难填,请真诚面对自己。
面对自己,首先要放下执迷,放过自己,放过这个世界。
然后,按照自己的选择,做想做的事情,成为想做的人,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