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汉语字典,便会发现其中有好多字都不能认识。每当这时我就会恨自己浅薄,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自己读书时将不认得的字认真记录下来,然后查字典,从读音到注解做详细地记录。这样的习惯我一直保持至今,确实也有很多的收获,但是这样的积累正如“熊瞎子掰包玉,掰得多剩得少”,今天查过明天便忘记了,甚至也闹出过笑话。
还是在我读中学时,有人问我:“这个字(妳)读什么?”我说:“我真的不知道。”然后就抱着一本字典去查,可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查到。我很不甘心,强烈地想知道答案。直到后来我读一本真笔字的古典书籍时才恍然大悟,这是一个真笔字的“你”字。我真是好气又好笑,觉得自己真的是如此无知。
还有一次,我在查字典时偶然在部首中发现了一个“O”,我立即感到很好奇,这个“O”在汉语中可读做什么呢?于是我将字典翻到了所指示的那一页中,注音为“ling”,注解为“数中的空位,同‘零’。”我很恼火,自己活了一把年纪,读了几十年的书,怎么会连这么低级浅显的知识都不了解,岂不是白活了?于是拿它去问同事,十个倒有九个说读“圈”,只有一个说读“零”,但是马上就又自我否定说读“圈”。这样的结果让我原谅了自己,我想大可不必自责,就好比拿“1+2=?”去问小学生,小学生一定会说“=3”;如果以同样的问题去问研究生,那么答案肯定是“=1”。其实答案都正确,只不过是思维方式不一样罢了。
这两年我经常读一些古典书籍,其中很多生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找不到。儿子就为我买了一本《古代汉语词典》,可是还是有一部分字查不到。最近竟有些怀疑起被自己坚持了好多年的所谓良好习惯了。正如鲁迅所比喻的煤的形成过程,当初大量的原料加之慢长的地质过程,结果只是那么一小快。因为有好多字在今天都不被使用,没有了实际意义。如果不是从事专业的研究,大可不必费心劳神逐一考证。于是我想自己就象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即便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多少种写法,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