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书语言精练,见解精要,没有一句废话,解释地详略得当,举例以数字佐证具有可信性,同时提高感知度 (2)该书的视角是管理者视角,管理者应当去看,员工更应当去看,唯此会对管理者的做法有不同的认识。(3)该书对员工的基本假设,或者对人性的基本假设,是值得商榷的。比如大多数人是不期待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的。(4)这本书的读书感受:酣畅淋漓!没有读的诚挚建议去阅读,且是找个僻静角落,边读边思考,联系实践,理解。之后奉上前半部的读书笔记。
第VI篇 :管理冲突的真理
【真理46 冲突的案例】
类型:任务型——与工作的内容和目标有关;关系型——集中在人际关系上;过程冲突——与如何做好工作有关
功能:冲突在组织中并不总是功能失调的,低水平的冲突具有建设性作用,可以让少数派观点被纳入决策考虑范围,提高决策质量、激发创造性和变革、鼓励团队成员的好奇心,提高生产率与团队成绩。
因缺少功能正常的冲突而饱受损失的例子:在过去30年里,通用汽车聘用和提升的都是忠于公司,从不质疑公司行动的人,公司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缺少功能正常的冲突。
【真理47 不良沟通并非是多数冲突的来源】
纠正错误认识:多数冲突的来源并非是不良沟通,只要多交流就能克服差异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冲突本质来源于结构化关系和个体差异。
一方面,组织内部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目标,而这些目标有些存在内部矛盾,因而会产生冲突。
另一方面,今天的组织在年龄、性别、种族、性别倾向和民族方面趋向多样化,因此存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从而出现了工作中的人际冲突。
因此要根据冲突的不同起源,来采取对应的方式去解决冲突。
【真理48 小心群体思维】
我们常常很想在会议或团队中畅所欲言,但最终决定不那么做。因为如果我们所说的不符合团队的主流观点,就会感受到群体压力,成为群体思维的受害者。群体思维的出现不是压制反对派的机制,而是群体用来保护自身,维持群体形象的手段。
作为管理者,如何减少群体思维的影响?首先,应当保持公正,积极听取所有员工的意见,特别在讨论初期不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此外,可指定一名成员公开挑战主流想法;最后,先讨论决策涉及的风险,再者收益,以使员工将注意力放在缺点上,避免对非主流观点的抑制。
【真理49 如何减少工作与生活的冲突?】
随着全球化组织的建立,其在任何时间都在生产,要求人们24小时随时随地待命,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同时家庭双职工化,使得工作与生活正在失衡,员工也开始将平衡工作与生活作为目标之一。
如何帮助面临工作与生活有冲突的员工呢?给员工弹性工作时间,以及为其提供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方面的服务。如思科花费10000美元开办托儿中心。
第VII篇 :工作设计的真理
【真理50 没有所谓的“好工作”】
没有所谓的好工作,工作标准因人而异,因此让工作更有挑战性、更有乐趣的一揽子方案很可能会失败,因为没有考虑个体的需要和个体对这些工作的感知。
员工对工作的态度会受到他们交往对象施加的社会暗示,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而管理者要通过微妙举动,如赞扬工作好的方面,以从正面影响员工对工作的认知。
【真理51 并非每个人都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据20C70年代研究估计,只有15%比例的基层员工,不超过40%的白领渴望挑战性工作。最提倡挑战性工作的不是员工而是教授、研究人员和新闻工作者,他们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到了整个工作群体上。
每个人一周168小时,工作只占不到30%,因此员工在工作之外有很大的余地去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对许多人来说,工作永远不会让他们兴奋或形成挑战,他们也不期望在工作中发现成长的机会,工作只是一种生计维持,可以在打高尔夫球、钓鱼、与家人在一起更能找到挑战。
【真理52 使员工产量更高的四种工作设计行动】
那如何使员工产量更高?四种工作设计:1、合并工作任务,以让员工做更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完整的工作,发挥更多才能。2、建立客户关系,让员工获得客户对绩效的直接反馈,有更大参与感。 3、纵向扩展工作,带给员工更多的管理层才有的职责与控制权,提高员工自主权。4、开通反馈渠道,员工不仅知道他们干得如何,而且可以知道绩效是否提高、降低或维持不变。
第VIII篇 :绩效评估的真理
【真理53 年度评估:最好的惊奇是没有惊奇】
管理者一般不喜欢做绩效评估:(1)当面指出员工工作的不足,会让管理者感到不自在,不想伤害员工的感情。(2)在被指出缺点时,许多员工容易起防备心理,而不是把反馈看成是建设性的意见来接受。(3)员工倾向于高估自己的绩效。50% 的员工的绩效应该低于平均水平,但实际员工一般都认为自己的绩效水平在75%左右。
解决绩效反馈的办法:首先,不应回避绩效反馈,反而应当持续提供反馈,不要把评价都留到年终评估的时候。第二,管理者应该就如何进行建设性的评估接受培训,以让员工认为评价是公正的,管理者认为是真实的,气氛是建设性的。
【真理54 不要责怪我!自利偏差的作用】
如何对行为进行归因?三大指标(1)区别性指个体是否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果行为不同寻常,进行外部归因,反之则是内部归因。 (2)一致性指如果每个面临同样情境的人的反应都一样,就表现为行为的一致性。如果行为具有高一致性,则会进行外部归因,反之进行内部归因。(3)行为一贯性越高越倾向于做内部归因。
个体倾向于把成功归结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如运气,这种自利偏差归因会使员工无法准确对自己的绩效给予反馈。
【真理55 360度反馈评价:多的就是好的】
建立360度绩效评价体系,选取10-12人,以从上级、同事、下属、团队成员、客户和供应商等多角度,对员工进行更准确、公正、客观的评估。《财富》1000强中90%的公司都使用这种评估方法。
第IX篇 :应对变革的真理
【真理56 多数人抵制变革】
在组织中多数人抵制变革,妨碍组织的适应与进步,以公开或暗示,迅速或滞后的表现形式,如果是公开和迅速的,管理层很容易应对,反之含蓄的抵制会比较难识别。
个人会因为习惯、安全感、经济因素和对未知因素的畏惧而抵制变革;组织会因为结构化和群体惰性、对成员专长的威胁、权力关系和既定资源分配而抵制变革。
管理者如何应对?首先,发起变革是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其次,要明确对变革的抵制有多种表现形式;最后,要减少对变革的抵制,做法有:为接受变革提供奖励、就变革的原因进行沟通、让受变革影响的员工参与变革的决定。
【真理57 可以教会老员工新的计谋】
证据显示,年纪大的员工和其他任何群体一样有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只是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进行培训,但绩效水平不比年轻人逊色。且年纪大员工更忠诚,对工作满意度更高。对劳动力枯竭的当下,需要年老成员来补充。
【真理58 通过参与减少对变革的抵制】
个体 难以抵制他们参与决定的变革,因此在员工时间重足、具备知识与沟通技能,组织文化允许等参与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让员工参与变革的制定。
【真理59 解雇对于留下来的人和被解雇的人同样艰难】
研究表明,裁员对受害者和幸存者都有严重影响,但管理者往往忽略裁员对后者的冲击。前者被裁,可以了结往事,从头再来,但后者会遭受幸存者病症,包括危机感、不公平感、抑郁和工作量增大带来的压力、对变革的恐惧、忠诚感的丧失、对管理者的信心丧失等。
如何延缓症状?第一步:要仔细规划裁员的进程;第二步:让员工发泄出情感;第三步:摆脱对组织的依赖,在当代,员工的忠诚不应是对组织的而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第四步:重新设计组织以削弱产生依赖性的地方。
第X篇 :关于管理行为的最后思考
【真理60 当我相信它时我才会看见它】
不仅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态度。
自我知觉理论:态度经常是跟随在事实之后以解释行为,而非在行为之前用来指导行为。特别是当态度含糊不清时,如果态度已经形成且很明确,态度就可能对行为发挥指导作用。
因此在管理中,如果员工满意度没有改善员工行为,就需要着手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以反过来使员工感觉更好。
【真理61 第一印象很重要】
第一印象会极大影响我们对某个人的评价,如果我们后来获得的信息与第一印象相矛盾,我们倾向于误解甚至忽略后来的信息。
因此在招聘中,外表迷人的申请者会被评估为更适合工作,第一印象影响面试者的最后评价,也就是面试者只是用面试的过程来肯定第一印象,而不是来收集无偏见的信息。
管理者怎样才能削弱第一印象的影响呢?首先,不要急于做出判断,时间越长,对个人的评价就越准确;第二,要留意与原来评价相矛盾的新信息。把原来的印象看成一个假设,之后要不断地验证其正确与否。
【真理62 人不是完全理性的:不要忽视情绪】
情绪应当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在理性神话与任何情绪都会干扰工作的假设下,管理者试图创造一个无情绪组织,但这对组织行为的任何讨论都是不完整不准确的。
怎样读懂一个人的情绪?(1)口头询问,但出于隐私或社会期望的目的,人们会隐藏自己的情绪 (2)通过除了语言之外的面部表情、姿势、身体动作、与他人距离等认识别人的情绪 (3)注意说话的音调、振幅、速度等表达自己的情绪。
了解情绪有助于管理者在选拔、激励、处理人际冲突方面更有效。因此,管理者在招聘时,应该找那些高情绪智力的人,特别是那些需要很多社会交往的工作。情绪智力(EI):指应对环境要求和压力的能力。在处理情绪引发的人际关系冲突时,如果管理者只注重理性的和任务上的利害关系,管理者就不可有效解决冲突。
【真理63 小心“快速修理”】
没有任何新方法能让一名管理者从平庸走向有效,或者让一个管理很差的公司扭转形势。任何号称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通用方案,都很少从情境或权变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每种方法都对管理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新概念、新方法只是工具箱中让你工作更有效的工具,但你并不能指望一把锤子解决所有的问题。